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2005年9月9日,由经济观察报社主办的华商名人业余高尔夫系列赛“开行国际广场杯2005跨国公司精英赛”在成都青城山高尔夫球俱乐部圆满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比赛日程。
作为华商名人业余高尔夫系列赛事的第二届跨国公司赛,赛事在当地知名地产企业四川央扩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鼎力支持下,规格得到全面提升。并且央扩置业还为本次赛事设置了“一杆进洞”特别大奖——价值150万元的开行国际广场350平米写字间两年免费使用权。此外,华商赛事的首次西南之行,也得到了四川卫视电视台、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等当地媒体的支持。
此次比赛吸引了中国惠普、安捷伦科技、中国网通、分众传媒、中国银行、凯莱投资、Malteuropchina、Msn(中国)、新加坡大华银行、东亚银行、美国溢美高、中国外运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的近80名精英参与了本次赛事。 参加过上届跨国公司精英赛的部分选赛手也再次出现在了本届比赛的赛场上,新朋友的加入和老朋友的再次相聚使得比赛的氛围十分融洽。比赛采取比杆赛的比赛形式;正式比赛为两天共两场,每场18洞;所有参赛选手按随机排序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四人;每位选手完成赛事规定所有内容,成绩方可生效。
由于各个参赛选手到达比赛地点的时间不同,赛事主办方将开球仪式安排在了比赛第二天举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各位赛手的兴致。先到达的赛手,在球童的带领下欣然踏进了青城山的怀抱开始了第一天的比赛。随着赛手陆续的到场,原本幽静的球道和车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赛手和球童的身影。直到傍晚时分,最后一个赛手的走出赛场时,第一天18洞的比赛告一段落。由于受到旅途劳顿和球场难度的影响,首日比赛中各位选手的成绩大都并不理想,基本都徘徊在80至90杆之间,只有霍丰打出了高于标准杆5杆77杆的成绩,暂时领跑群雄。
9日正午12:00,开球仪式在10号洞准时举行。众参赛选手共同合影之后,纷纷下场。待开球礼炮响过之后,18洞同时开球,第二轮的角逐开始了。大概是经过一天对球场的熟悉,众参赛选手在场上都找到了感觉。由于是决定胜负的最后一轮较量,每位赛手都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全力以赴的向着青城山的“王位”冲刺。安静的赛场中弥散着角逐的气息。比赛井然有序的进行,各位选手杆杆斟酌,每洞必争。纵情一挥之后,白色灵动小球的轨迹穿梭于起伏的绿地之间。在拂面而过的习习秋风中,球员们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眺望方位—瞄准目标—继续挥杆。相遇果岭之时,大家相视一笑,似是相互鼓励,又似是惟我独尊。转而俯视脚下小球,谨慎推杆,目送小球入洞已然,气定神闲的迈向下一个发球台. 在第14洞一杆进洞大奖的特设洞口,赛手们并没有因为受到大奖的诱惑而急功近利,而是稳健的挥杆,纵然与大奖无缘,也贻笑大方。
两天鏖战之后,各位选手在总结自己得失的同时也期待着各个奖项的诞生。颁奖典礼于9日下午6时与众参赛选手如期而遇,伴随着精彩的歌舞欣赏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川剧表演,各个奖项陆续产生。王诚以36洞总杆166的成绩夺得个人总杆冠军;傅洁人落后冠军4杆摘得总杆亚军。季军则由朱斌获得,成绩为170杆。净杆的前三名分别被叶捷(150.4),黎红川(152.6)和胡波(153.6)获得。此外,主办方为了提高业余赛事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设立了特别奖项,他们的获得者分别为张斌以沉着稳健的球品荣获“最佳绅士奖”、 李德平摘得“最具潜力奖”;最佳风尚奖颁给了龚得云、马建伟则以潇洒的动作赢得“最佳球姿奖”,获得BB奖(即总杆倒数第二)的是严劲送。令人遗憾的是,本次比赛的一杆进洞大奖无人问鼎,众参赛选手只能望其兴叹,感慨之余期待着下次与大奖的缘分。在颁奖晚宴中还穿插了激动人(*)心的抽奖活动,幸运的赛手在获得奖品的同时也算弥补了此番进军青城山的些许失落。
华商名人业余高尔夫系列赛---“开行国际广场杯”2005跨国公司精英赛在歌舞声屏中落下帷幕,各位赛手各得其乐,各有所获。9月10日众参赛选手背起球包,拎着行囊绝尘而去,青城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幽静。而此刻,华商名人业余高尔夫系列赛又在酝酿着下一次高尔夫征程即9月29日在北京太伟高尔夫运动俱乐部举行的商学院杯院际赛。
专注高尔夫,享受高尔夫,华商赛事将与您一路随行!
“开行国际广场杯”2005跨国公司精英赛获奖名单:
奖项 |
姓名 |
个人总杆冠军 |
王诚 |
个人总杆亚军 |
傅洁人 |
个人总杆季军 |
朱斌 |
个人净杆冠军 |
叶捷 |
个人净杆亚军 |
黎红川 |
个人净杆季军 |
胡波 |
最远距离奖 |
童利忠 |
最近球洞奖 |
高翔 |
最佳着装奖 |
李建萍 |
绅士奖 |
张斌 |
BB奖 |
严劲松 |
最佳风尚奖 |
龚得云 |
最佳进步奖 |
范端炜 |
最具潜力奖 |
李德平 |
最佳球姿奖 |
马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