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比升值更重要(1)
张茉楠
02:30
2010-06-24
订阅
 1  |  2 

张茉楠/文 当前,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实质,需要中国主动加快调整。近日央行明确启动新一轮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表明当前中国“以我为主”,与美元脱钩,已跳出一段时间以来的被动应对模式,人民币如何促进中国长远经济发展和金融崛起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深化的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极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在1997 -1998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当其它国家纷纷选择竞争性贬值时,中国坚定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因而被世界赞誉为负责任的大国,这标志着中国以及亚洲邻国开始认识到中国经济决策的外部影响力,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再次显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一是输出需求,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进程中,新兴经济体领跑、发达经济体滞后的格局已然确定。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潜在需求巨大,内需活力渐趋形成,对欧美经济依赖度下降,对内需求依存度开始上升,强劲的国内支出扩张帮助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其中中国、印度、巴西一季度分别实现11.9%、8.6%和9%的高增长。据IMF最新估计,预计今年一季度发展中国家GDP同比增长7.6%,已回升至中长期趋势之上(2000年-2007年年均增长6.5%),比发达国家高出5.5个百分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进口增速开始超过出口增速,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向全球输出总需求,而总需求输出最终会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输出,中国以及人民币的影响力都在逐步增强。 

二是不降反升,人民币币值保持坚挺。世界银行在17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指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从2005年7月汇改至今年一季度间升值14.3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4%,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9.34%,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0.49%。人民币在2008年底开始重新盯住美元,然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发生的。因此,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的波动,中国对其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货币的汇率也上下变动,按贸易加权的人民币币值变化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差别也很大。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即世界经济最为艰难的时期,人民币非但没有贬值,实际有效汇率反而升值了14.5%。国际清算银行本月15日公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9.99,环比升值3.3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连升3个月。 

三是稳定周边,人民币区域化加速推进。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周边化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推进:(1)在边境贸易中,东南亚周边部分地区首选结算货币已经是人民币。(2)2009年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稳步推进,到2010年2月,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116亿元。(3)2008年12月以来,我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冰岛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35亿元人民币,约合我国23992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的4%。(4)发挥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合作中的作用。2009年在第12届东盟“10+3”财长会议上,中日韩在区域外汇储备库中(1200亿美元),出资总额为960亿美元,占出资比例的80%,其中中国承诺各出资384亿美元,占总额的32%。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