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2-11
文钊
订阅

信贷狂潮喜与忧

评论员 文钊 中国1月份的新增贷款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6万亿,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超过自200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任何一个月,并且接近今年预期新增贷款5.4万亿的30%。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截止1月20日新增贷款是9000亿,我们很难想象金融机构如何在这个月的最后几个工作日里,将新增贷款额又增加了7000亿(要知道1月26号就是大年初一)。去年12月,新增贷款达到7720亿,加上今年1月的数字,两个月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大体相当于去年一年新增贷款的一半。

久旱逢甘霖。如此高的信贷增速意味着短期内中国经济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下达的4万亿投资计划,目前已分两批下达2300亿元,照比例计算,其中中央投资不过700亿元。而4万亿投资中,大约1.18亿为中央投资,其余要靠地方和社会资本。银行信贷如果不能提供有力支撑,4万亿投资计划就难以按进度完成。

由此,至少目前我们不用担心,投资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遇到资金障碍,尽管我们相信最终接力棒要交到民间投资手中,但是在民间投资开始有信心之前,银行仍可能持棒领跑一段时间。

一些专家根据信贷结构分析,1月份票据融资的增长强劲,这部分地说明,企业金融活动开始活跃,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或许说明中国企业“去库存化”的进度要更快一些,企业继续信贷行为,也说明企业预期的经营前景要好于过去几个月。实际上,一些学者认为,信贷支撑可能使中国经济更快地实现反转。比如说,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PMI(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过去两个月虽然仍在50以下的衰退期运行,但已经摆脱了低点。

银行业正在努力跟上保增长的步调,通过一种没有同盟的默契为疲弱的经济输血,这将使已经被中央政府点燃的投资火焰熊熊燃烧,也会使缺乏现金的企业得到有力的支撑。尽管中小企业还需要更到位的信贷服务,但是不管怎么说,银行业的集体努力正在使信贷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佳拍档。

不能将这一切简单化地归因于行政压力。虽然信贷指导仍然具有强大的效力。对于银行业来说,谨慎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是在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机计划面前,坐视机会而没有行动可能损失更大。虽然银行业从来被看作嫌贫爱富的样板,但是如果中国企业倒闭潮蔓延,没有一家银行会有光鲜的未来。所以在特殊的语境下,保经济、保企业与保银行实际上是一回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场可以放纵的狂欢。保增长、保企业是大局,银行的风险防范也是大局。危机时期的权衡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们还必须关注这些资金是否真正充实于实体经济,而不是助推了股市的热闹。这一周,股市日成交量达到了9个月来的新高。这可能不乏资金对于市场基本面的看法出现了积极理解,但是也不能不考虑,信贷资金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市。果真如此,实体经济真正可能享受到的好处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对经济的研判也可能因此出现大的偏差。

并且,信贷井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长时间持续。即使中央银行可以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即使商业银行流动性宽裕,即使行政压力依然保持,我们必须看到硬币的另一面,作为商业机构的银行不可能像政府那样行事,银行业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风险,而仍然要求其完成某种定额的信贷增长,也可能导致银行行为的异化;如果银行自己放任了对风险的管控,潜在的风险将会更大,很可能在一场经济刺激计划完成之时,就是另一场金融业危机的开始。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