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豆改变世界(四)——“马铃薯暴动”
“马铃薯暴动”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盛超 关于马薯铃怎样来到俄国,曾有过这样的传说,彼得大帝在荷兰的时候,从鹿特丹给他的亲信B.谢列麦契耶夫公爵寄回一麻袋马铃薯,要求他一定要在俄国种植好。俄国马铃薯的历史就从这袋马铃薯开始的。
彼得大帝画像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卡列里和其它地方发生了饥荒。当时管理医疗事务的机关--医学委员会向政府倡仪,认为解决饥荒最好地的措施是让荒民们种植“地苹果”,也就是土豆。1765年1月16日,枢密院发布了关于在俄国种植马铃薯的第一道指令。随后,诺夫戈罗德省省长谢维尔斯向枢密院提出了一项在爱尔兰采购种用马铃薯并分发到各省的建议。枢密院审查了谢维尔斯的报告,并拨款命令医学委员会采购薯马铃薯并分发到全国。由契卡索夫男爵领导的医学委员会全力以赴地执行了枢密院的指令。他们向夏园园丁艾克列宾购买了首批9袋马铃薯同时分发到维堡省、诺夫戈罗德省和彼得堡省。药剂师尼鲁斯在喀琅施塔得英国海船上购买了9普特马铃薯。根据枢密院的指令,信使库兹明于5月24日把马铃薯块茎送到维堡,与此同时,从普鲁士订购的半桶马铃薯也运到。内尔汉格尔斯克省省长洛维村亲自将一袋种用马铃薯运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并将这些材料分发给五个人种植。1765年春,分发种用马铃薯的工作结束。
765年3月10日彼得堡省省长乌沙科夫向枢密院请示颁发关于种植马铃薯的《条令》。这一《条令》由十六部分组成,是一部指导栽培马铃薯的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文献,它随同枢密院的指令免费寄发全国各省。
在诺夫戈罗德一位不知名的菜农把约两袋块茎切成单芽种植,获得了172袋(约3740公斤)惊人的产量。省长谢维尔斯立即把这个成绩枢密院报告,枢密院指示科学院将这一成绩在〈彼得堡公报〉上加以报导。1766年2月10日《彼得堡公报》以社论的形式用黑体字醒目地报导出来。
俄国街头的土豆摊
1842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根据国家财产部的建议命令在几个省设立马铃薯育种地段,按公有方式种植马铃薯。在实行这一措施的过程中、引起了官属农民的怀疑,农民们认为要把他们变成农奴,这种怀疑又为一些惊慌失措的农村司书所证实,这便成为叶卡捷林堡、皮尔姆、喀山和诺夫戈罗德省农民大规模起义的直接原因。彼得大帝一怒之下动用军队予以镇压,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马铃薯暴动”。可以说,马铃薯是伴随着枪声和血泪在俄国土地上安家落户的。这之后,俄国人开始大量种植马铃薯,并使其成为主食,而“土豆加牛肉”已成为幸福生活的标志。

- ·俄美同意削减核武器 | 2009-07-07
- ·应追查俄击沉我商船真相 | 2009-02-20
- ·中俄签署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 | 2009-02-18
- ·历经磨难的东欧犹太人 | 2009-01-15
- ·“孟什维克”的新话题 | 200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