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税转型会使就业雪上加霜
可是,我们的政策设计往往适得其反。明年元旦后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开始全面推广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政策,虽然其初衷是刺激内需,但是其减少就业的负面效果,却没有被充分认识。增值税是对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征税(中间投入不算增值)。生产要素投入有劳动、资本、土地等。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增值税主要是向这两个要素投入征税。现在增值税转型,免除了对固定资产投入的征税,因此,增值税税负主要就落在劳动力投入上。也就是说,增值税转型使劳动力成本相对资本成本上升。其结果必然使企业进一步减少员工,用机器来替代。而现时中国的国情又是如何呢?中国有一亿多的剩余劳动力供应,比资本要素供应的过剩不知要大多少。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使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堪重负,增值税转型又将使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向不正确方向进一步扭曲,这对中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增值税转型政策的理由,是“促进投资,使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是学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促进投资的税收改革。但是,这个政策却忽视了中美两国不同的国情和时代。西方国家没有过剩劳动力,而我国是有一亿多过剩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消费远远高于中国。其中,消费占GDP的份额分别为:美国86%,日本75%,德国78%,而我国只有47%-54%。因此,西方国家可能要抑制消费来刺激投资,而我们更需要刺激消费而不是投资。中国吸收就业最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其劳动要素的投入往往占70%以上。增值税转型得益的多是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对吸纳就业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些大企业,由于利率下调,已经在资本投入上获益不少,目前并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企业。增值税转型的实际结果却是劫贫济富,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进一步淘汰出局,使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更加恶化。
正确的税收改革不是增值税转型,而是将目前的增值税从最高的17%或平均14%的程度下调3-4个百分点,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同等享受这个低税的好处。这样做,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负担是一样的,但是没有进一步扭曲资本和劳力的相对价格,从而避免经济无谓地向资本密集型转移的扭曲倾向。现阶段政府财税政策应该做的是要进一步减低劳动力投入的税负,减少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以刺激企业首先考虑增加劳动力投入,改善中国严峻的就业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和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 · 薛涌:“劫富济贫”or“劫贫济富” | 2009-04-20
- · 姜长云:应把鼓励创新创业放在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 | 2009-03-06
- · 增值税改革第二步 消除重复征税 | 2009-01-05
- · 信贷危机下的金融风暴 | 2008-12-26
- · 村主任的困惑 | 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