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和经济数据
网络版专稿 邹卫国/文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什么样的宏观数据是好的数据?
即使对于最能体现经济下滑的经济数据,要给出确切的回答也是一个难题,大多数时候有些类似于塞翁失马的智慧:此何遽不为福乎?
经济数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是三个不同的体系。大体上,数据反应形势,而政策依据数据决定,因为形势必须由数据描述。
现实中的这些关系肯定不是像理论那样如此单纯,但这应该是一个大概率的相关关系,要不然大家也不会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消费和投资指数如此关心了。
复杂的地方是:数据不一定刻画真实形势,但数据会影响预期,预期会影响政策,政策则是决定形势的重要因素。
问题是:对于企业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景气或者衰退,他们希望的外部环境是好的、宽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坏数据总是好的。比如说,在当前这个特别的经济分水岭之际,坏数据(反映经济下降趋势的数据)能更有可能提供更好、更宽松的信贷条件。
一种情形是:如果形势已经很差,那么好数据一定会恶化这一点,因为好数据下,政策更趋紧;如果形势很好,那么坏数据也许会使得这个局面更好,因为企业的政策环境更宽松。
但是,数据的和事实的逻辑往往混乱,在很多时候,即使是大体相同的逻辑下,却又很多不同的理解。
比如说中央银行降息,一般而言,这对于企业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资金成本降低,总需求受到刺激,但是投资者很多时候会把这个消息视为坏消息,解读为货币当局认定经济将继续下滑的预期——因其地位,他们的结论往往十分可信。这会使得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最不好的消息。
相反的,加息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欢呼雀跃,因为好消息是——经济景气的好时光还会继续,但是,在有些时候这被看作是坏消息,因为资金成本在提升、总需求受到抑制。
大部分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数据解读在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以至于更多的时候,人们往往利用新数据的出现,来强化自己的定见。这是传说中的“摘樱桃”的方式:拿走自己想要的,其他的则置之不理。
不过,更聪明的做法是,思考这些新鲜玩意,看他能不能提供给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新视角,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更多的东西。
比如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公布的最新经济运行数据。根据推算,最为关注的数据——中国8月份当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8.1%,低于7月份的29.2%。
好消息是:至少从名义数值上看,形势恶化不是太坏。
坏消息是:从企业获得更多政策利益考量,这个数据还需要再坏一些。
- 以均衡的宏观政策稳定市场信心 | 2008-08-20
- 宏观数据再促央行平抑负利率 | 2008-08-15
- 是什么导致了企业经营困难 | 2008-08-08
- 叶檀:油价不论涨跌 都对资本市场不利 | 2008-07-29
- 中国应停止人民币升值,尽快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