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记者手记

外资粮油威胁论的另种解读

  
作者:李平
发布日期:2008-08-29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李平 “李,希望你能够站出来维护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避免中国政策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左右而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倒退。”一位外资粮商对我说。

而就在不久前,一位有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对我说,“如果你能把ABCD(当前世界最大的四个粮商:ArcherDanielsMidland即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在中国投资布局的情况调查清楚并整理成报告,我愿意出高价购买。”

也许你觉得我有机会小赚一笔。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我所面对的是两个偏执的客户。

外资粮商的朋友只是希望我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传达他们的观点和声音,以应对铺天盖地的“外资威胁论”。而他提供给我的也就只有观点了。而我那位中国朋友拿不到关于外资企业的信息,因次坚定不移地认为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市场是别有所图。

现在,类似的怀疑越来越成为风气,外资粮商就坐不住了。他希望我能够说服读者,外资企业不会危及中国的粮食安全。

作为一个商业力量的信仰者,我希望帮助外资粮商的朋友顶住这轮商业竞争之外的压力,为捍卫自由开放公正的市场而努力。但每当我拿起笔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脑子里面空空如也——我对外资粮商一无所知。

我不愿意把这种无知看作我记者职业的失败,我曾经与多家外资粮油企业有过接触,作为一个记者我需要从企业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而且我相信这会让企业和公众双方受益。与外资粮油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实在并不怎么愉快和顺利,结果也让我失望,这些企业看上去不打算向我透露任何的信息,即使是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和敏感信息就更不可能了。

与我有过交流的同行大都有类似的经历。没人知道这些企业在其它国家怎么做生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保守的信息策略只会使这些企业的处境更糟——毕竟它们从事的是与最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密切相关的生意,如何赢得中国最大多数的老百姓信任是它们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如果他们不够了解,那他们就有理由去怀疑,去担心,然后就会去批评。

事实上,这种保守的信息政策已经引起了愤怒。我的一些同行把这种保守理解为外资企业的傲慢。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既然外企并不友好,那敲打他们一下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次批评外资粮油企业的主力是媒体。

我的意思是说,我这样一位专司粮油报道的记者对于外资粮商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更何况那些那些那些足不出户的学者和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市民?

当这些企业对我关上大门的时候,我关于它们的所有知识都源自媒体的公开的报道,那些报道是如此负面以至于我没有办法呈现关于外资的积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对商业抱有再强大的信仰,作为记者我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拿什么来说服自己?又拿什么来说服那位研究机构的朋友,以及他背后千千万万的威胁论者?

因此,外资粮油企业完全没必要对舆论的批评感到委屈。它们应该去反思,如果你不够积极不够透明,阴谋论就不会休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