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动国务院:问题奶粉致91婴染病,1人死亡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钰 “三鹿奶粉事件”重新引起人们对中国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继甘肃14名婴儿疑似因食用奶粉患上肾结石曝光之后,事态发展严重。山东、陕西、宁夏、江苏等9个省份相似出现疑似病例。据报道,截至12日全国已发现91例婴儿染病,1人死亡。
目前,国家卫生部通报停用三鹿婴幼儿奶粉,且称高度怀疑患病婴儿均食用了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牌奶粉。
700吨奶粉受污染
迫于舆论压力,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据了解,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三聚氰胺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皮革、医药等行业,目前是重要的尿素后加工产品。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到目前为止,陆续有媒体报道甘肃、陕西、宁夏、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山东、安徽等九个省(区)发现多个相似病例,具体数目有待统计。据了解,这些患病婴儿绝大多数不满1周岁,大多来自农村地区,系人工喂养。患儿家长都反映孩子出生后一直吃名为“三鹿”牌的奶粉。 卫生部指出,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据介绍,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惊动国务院
事态严重发展惊动国务院。9月11日上午,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就“肾结石婴儿事件”,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对策。目前,卫生部等多部门已将汇报材料送达国务院,正在等待最高决策者的批示。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卫生部已组织联合调查组开展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紧急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诊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已采取相应措施。
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有关国家通报。
- 攻击者郝劲松 | 2008-10-15
- 减薪裁员涌动 | 2008-10-15
- 减薪裁员潮涌 | 2008-10-15
- 经济危机下的获奖者 | 2008-10-15
- 今日世界图说(081015) |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