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观点 |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应对策略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呢?最近国内大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国无法也不能当救世主 金融危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各种评论、观点、建议、呼救之声此起彼伏。有关货币政策和中国如何评估和应对金融危机之声音,自然引起特别关注。 ·股市涨跌无碍经济 从6124点跌到最低1802点,已经有人用股灾来形容A股,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北京大学教授霍德明认为:即使是股灾也并不可怕,台湾加权指数1990年的2月份涨到12000点、当年10月份就跌到2000点,半年多时间市值缩水6倍,但台湾地区经济并未受损。 ·张曙光: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于危险 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中国该如何应对?10月23日,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就第三季度宏观经济进行分析时指出,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不小,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危险。 ·人民币汇率“低估”无涉金融危机 10月7日,华盛顿著名的智库――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ArvindSubramanian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宏大的救美计划”。他建议或者说要求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借款5000亿美元,以帮助实施其庞大救市方案。 ·亚洲会是全球经济的希望吗? 毫不奇怪,《纽约时报》也将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以期救市的报道,放在它的网站的头条位置。如果在10月9日的早上点击阅读这篇10月8日的报道,你会发现,在英文网页的右下角出现了google提供的中文广告:“去美国eBay开店,只要2元,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3.8亿优质买家,每秒40件次交易机会,交易安全利润高!”
|
|
|
救市措施 |
·全球联手救市 最强是美元
七大工业国(G7)会议结束,并未有令人振奋的措施控制金融危机蔓延。早盘美元从上周五的高位跌落,推动人民币中间价高开,并带领汇价小幅走强,但预计短期内人民币仍还将维持窄幅盘整的态势。在美国政 府通过7000亿救市方案后,华尔街成为这世上最惊恐的地方。 |
·欧洲银行业危机加剧 政府出面为存款提供担保 在美国政府通过7000亿救市方案后,华尔街成为这世上最惊恐的地方。但是英国《经济学家》报道认为,金融危机袭来时,欧洲银行要比美国金融机构脆弱得多。次级债导致的金融产品贬值及银行资金不足已经 成为欧洲诸央行的“通病”。 |
·德国联邦议院通过近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德国联邦议院17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政府提出的近50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以稳定陷入危机的金融市场。当天,德国各主要党派议员就政府提出的庞大救市计划进行了激烈辩论。 |
·法国政府向六大行注资105亿欧元 10月21日,法国财长克里斯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对外表示,法国政府将向该国六家最大型银行注入105亿欧元(约合140亿美元)资金。 |
·欧洲六国共推2万亿美元救市计划 10月13日,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宣布将对本国的银行体系进行注资,此次救市动用的金额在2万亿美元左右。目前银行体系是欧洲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机构,而对于本国银行困境的认识,如今欧洲各国终于站到了一个比较清醒和团结的联盟中。 |
·韩国1300亿美元救市 10月19日,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姜万洙、韩国央行行长李成太、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光宇携手宣布一揽子救市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约1000亿美元为银行外汇债务提供担保,动用外汇储备向中小出口企业提供300亿美元资金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