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文
No.10《火车铁道: 资本、能源与改变世界的运输革命》
(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著 李亚迪/译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2年9月
这本书像火车一样快速,因连着果,果连着因,将火车在二百年前的兴起,直至今日的一系列变化,纵横交错地讲述清楚。第一条铁路是从利物浦通往曼彻斯特的,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英国率先产生的需求,因为开采出来的矿物和制造出来的机器都需要更加便捷的运输方式。英国的成功,立刻让独立不久的美国效仿,其于1833年修成的铁路,打出了铁路的名气,引来了更多投资和社会的欢迎,它与美国勇于开拓的立国精神是完全吻合的,相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英国只是个土地狭小的岛国,包括威廉·华兹华斯在内的许多人士,则对铁路的扩张提出了抗议。
铁路在军事、政治、商业、娱乐业等许多领域都起了助推作用。比利时就是基于铁路网确立下来的国家,德国、意大利,都是凭着铁路连接了众多主要城市,为其统一奠定了基础。然后到了20世纪,不用说,铁路的贯通也是战争爆发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此书中有关铁路技术的内容写得足够通俗,对技术进步的介绍被很好地和商业竞争的故事结合在了一起。
No.9《我的无限痴迷: 贝托鲁奇电影随笔》
(意)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著 文偲/译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0月
一位名导演的文章,能否让读者在从未接触过他的电影的情况下,就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就我所见,在做戏剧的人里,不乏写起东西来思想深刻、观点精到,制作出的作品却不太“好看”的情况,但在电影导演中,这种情况就罕见了,拍得出高质量影片的人,文字也自带光彩。
读这本书,最好假装自己没有看过贝托鲁奇的任何作品,从而不必专门去寻找《末代皇帝》、《戏梦巴黎》等最有名的名字。他像一个公平对待所有孩子的母亲一样,把关注度平均分配给他的所有作品。对《一九零零》,对《月神》,对《同流者》,对《巴黎最后的探戈》,他没有说其中哪个是“得意之作”,只有确保对每个作品做到足够精心。每一个片子都是他的一部分,是他对他所认同的雷诺阿的观点——“当一台机器一切都预设好了的时候,现实突然闯了进来”——的实践。
书中的很多夫子自道都可以承接到他的往事记忆。在构思《月神》的时候,他记起了三岁时在帕尔马乡村,坐在妈妈的自行车筐里,看到从妈妈的脸庞后边露出了月亮;他拍了《革命前夕》,说为此最感谢自己的父亲,“他没有教我诗歌理论或教条,而是使我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诗意变得敏感起来。”贝托鲁奇有个非常美满的童年,有才华出众、秉性温良的双亲,这显然是他的信心之源,更使他能够毫不尴尬地去欣赏和推崇其他艺术同行,如戈达尔、雷诺阿、帕索里尼和莫拉维亚。
No.8《反抗世界,反抗人生: H·P·洛夫克拉夫特传记》
(法)米歇尔·维勒贝克/著 金桔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7月
维勒贝克早就不是“新锐作家”,但这本小书比他成为“新锐”的时间还早。通过向19世纪初的一位先驱级奇幻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书写评传,并表示敬意,维勒贝克也确立了他自己的某种“精神向度”。“没有人见过洛夫克拉夫特勃然大怒,或是泪流满面,或是放声大笑,”他写道,“他终其一生都是一位低调的标准绅士”,他把所有鲜活的能量都投入到了文学和梦想之中。
可是维勒贝克赞赏这个人内心的一种力量:仇恨。他说洛氏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在当时的人的眼里(他只活到1937年,年仅47岁),就已是一个老派的反动人士。当洛氏写出一些奇幻小说的时候,市场的冷落将他推入了更加极端的情绪里。然后,他死后才享有了名气,但他不是梵高式令人同情和着迷的天才人物,对他的“发现”出自维勒贝克的一种执念。
这句话是关键:“奇幻小说家通常都是反动分子……因为他们对恶的存在有一种特别的,我们可以说是专业的认识。”在我看来,这句话能够解释维勒贝克诸作品如《基本粒子》、《一座岛的可能性》里那种怪异味道的来源。
No.7《本雅明传》
(美)霍华德·艾兰/(美)迈克尔·詹宁斯/著 王璞/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7月
思想人物里,瓦尔特·本雅明始终是一条潜龙,他的作品是如此特别,在许多朦胧的表述中营造出处处有启发性的语境,所以即便想起他,也不一定直接引用他的原文,而是在问他:你怎么看?你写过的xxxx是不是与此有关?本雅明需要解读,解读不表明他原文有无法一目了然,制造阅读障碍,解读意味着认可他的价值,进而也是认可他那种解读一切的批评立场——现实的复杂程度要求持续有力的解读。
为他写传的作者,必须深深钻入他丰富多义的表述,在钻出的时候带上一些吉光片羽,必须对本雅明新颖的、感官性十足的修辞有充分的迷恋。在本书中,他那形式和内容高度风格化的表述出没在一生的各个时段,带领着读者不断扩增理解现实的角度。
No.6《西方旅游史: 16-21世纪》
(法)马克·布瓦耶/著 金龙格 等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0月
人为什么要出游?——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问?用得着。因为出游和吃饭睡觉不一样,不属于“刚需”,还因为“旅游”这个观念走过了一个标准的民主化的过程,从极少数人的特权演变为无人不知、无人不可拥有的人权。最初的出游者是发明“旅游”这一概念的人,他们顺带也发明了其他概念,比如“景点”和旅行指南。
五个世纪以来琳琅满目的文化人在布瓦耶的笔下出现:蒙田到狄德罗,夏多布里昂到卢梭,雨果到司汤达。文化人总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讲,司汤达认为“一处风景是不是优美完整,就看那里是不是有山”,泰奥菲尔·戈蒂耶总在解释“去他乡寻找某种新奇感的理由”。那些并非文人的旅游者,比如日内瓦的测绘工程师皮埃尔·马泰尔,在踏上旅途时,也做好了留下一些出众的文字的准备,他将霞慕尼周边的各座山峰一一列出并命名,为他眼里其中最出色的一座山峰——勃朗峰——确立了经久不衰的名声。
1820年之后,随着经济条件和政治机遇交汇,英国游人大举涌入欧洲大陆。英国人是“如画美”概念的创造者,对于“景点”的发现和传播更是独有心得,每个人都兴致盎然地要发现独家风景,就把旅游带入到了一条真正的行业化的轨道上。这部书的写作质量和视野广深不需多言,对读者而言,需要的无非是耐心和持久的兴趣。
No.5《手的精神史》
(英)达里安·利德/著 邹宏宇/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0月
手有脱离开身体的趋势,又有离不开身体的暧昧;手无时无刻不在引起触觉,可是在身体各主要部位中,手又是触感最不敏锐的一处;瘙痒的成因尚未得到科学的厘清,人们也往往很难说明,自己究竟是因为感觉痒了而做出挠的动作,还是用挠的动作来确定某处皮肤有痒感;在社交场合各拿手机是不好的,但面对面端咖啡为什么就合适呢?以及在没有手机的时候,指头间的烟是否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这本关于手的小书,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篇幅在做一个思想家该做的事。书中较为常规的、也是可以预想到的内容,是“婴儿行为学”,即对基于对婴儿手部动作的研究探讨人手各种特点的根源,但达里安·利德随时转向对手的现象学审视,进而接入了对现代社会种种为人所熟悉的现象的批判性沉思。
他发现,市面上有着对手工艺的颂扬,如编织、针织、园艺、雕塑、做咖啡、调酒等等体现“匠人精神”、“专注”、“缓慢”等价值的手部活动都被拔高了,但这些价值,实际上也是全球化品牌营销和推广时所突出的,比如星巴克的广告也会强调他们的咖啡师如何“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他又发现,人们对手机上瘾,看起来已成一种社会病,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是“技术一直以来都用于制造距离”,是使人在置身陌生人之中的时候有更强的自我抽离的能力,从而免得尴尬。
此外,此书还讨论了美国电影里为何多暗杀总统的题材,讨论了17世纪以来怀表、扇子、雨伞、手杖等随身物品的社交作用,讨论了古医学里的“放血疗法”和现代冥想实践强调的“放空”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佛教信仰者手中的念珠的作用……对现代社会给一个敏锐的观察家提出的繁多挑战,利德做出了最好最积极的回应。
No.4《海豚信:1970-1979》
(美)罗伯特·洛威尔/(美)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著(美)萨斯基娅·汉密尔顿/编程佳/余榕/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
在五十多年前的美国,不少独具风格的文学评论家享有国际盛誉,伊丽莎白·哈德威克是其中之一,是和苏珊·桑塔格、玛丽·麦卡锡以及琼·迪迪翁等并列的女杰。她对散文随笔的技艺炉火纯青,她的代表作《不眠之夜》饱受赞扬,而她与另一位旗帜性的诗人、评论家罗伯特·洛威尔的婚姻更是产出了奇闻。洛威尔在一次欧洲旅行后离开了她,与卡罗琳·布莱克伍德在一起,不久,洛威尔又把伊丽莎白在闻讯后和洛威尔的通信发表出来了一部分。之后两人又神奇地修复了关系。
这来来去去的过程,和这二位自身达到的审美水准,使得他们的书信也变得别有看头。这部《海豚信》收入了洛威尔生命最后的七年里与伊丽莎白的三百多封信,除了他两人的通信外,还有和圈内友人、合作者、亲属等等的信。不得不叹惋,距离的归零,导致手写书信传统的消失,对人文精神的延续有莫大的不利,他们信中的情感和思考是高度凝聚的,人格是充分释放的,无一言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客观的物理距离,故而每一次写信,就相当于心灵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出征。
No.3《智性与激情: 苏珊·桑塔格传》
(法)贝阿特丽丝·穆斯利/著 周融/译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读一本桑塔格传的意义,与其在于了解这个人,不如说在于增强自己对追求智识生活的热情。桑塔格这样的人,不用说生活在今天了,她不管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就是反智的,因为她对智识的无边无垠的渴求,“对一切皆感兴趣”,必会在周围一切里反映出平庸乏味。她甚至会使同一级别的知识精英群体感觉到话语权受威胁,从而释放出对女性知识分子下意识的偏见,而最终,她的说服力常常依然要源于她的先天条件:无可匹敌的身高、容貌、个人气场。
本书作者在“还原”桑塔格平生的诸多俗务,如为稿费写作、婚姻变局等等的同时,公平地评价了她的不同形态的作品达到的成就,并始终在揭示桑氏激进批评的价值。我们得知,她在年过五旬之后,依然从未得到过一笔足以支持她数月生活、并创作下一部作品的稿费预付款。所有有人文理想的读书人当深深体味这一事实。
No.2
《阿肯色证言》
(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著 杨铁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
沃尔科特的又一本诗集,像一艘作业娴熟的渔船,一路驰航,一路把水域高高低低网罗一遍。这本书中的诗都不长,但触面极广,诗人很博学却并没有明显的用典,一切都可以入诗,从悼亡到歌唱一座名城,从记不清读没读过的一个作家到领圣体,从风景到人物,从哲理到调侃,撒出网必有所获,然后稳稳当当地收回。
“昨晚,十九世纪像一盏飓风灯,/给厨房餐桌的木板洇染了一层光晕。/灯柱倒了,灯芯挣扎、爆红,/像一本哈代小说,灼烧我的脑穹。”(《风暴的形象》)这是沃尔科特的节奏,随手拾得的意象俱能成诗。
No.1《我害怕生活: 必须冒犯观众,捕风记,王小波的遗产,致你,戎夷之衣》
李静/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
在这个季节读李静是一种格外剽悍的感受。她这五本书不仅覆盖了巨大的阅读面,而且提示出“精神浓度”与自由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去向任何一个有精神浓度的地方,他就会自由,如果他能提供这火一样纯的浓度,他就能兴起一块自由的领域。在她的批评文章里,熟悉和不熟悉的作家、作品、主题,都以同样的烈度呼唤精神共振。在她的批评文章里,小说松弛而活跃,戏剧拿出身上的宝石,形容词和句法都变得能量十足,意义纷陈。
她给自己的文学启蒙人王小波写了多篇深情而有克制的文章,她在莫言野蛮杂乱的小说里看出了愤愤,她在迪伦马特的《罗穆路斯大帝》里看到“广阔无垠的思维力是他创作的核能”,并从鲁迅的“从速消灭自己”中看出世上的左翼艺术家都以“罗穆路斯大帝”为原型,企图实现一种从未实现的理想:以自我权力的自我摧毁来表达平等的理想。
我尤其喜欢她对幽默的讲述:“幽默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不可被我们指望去直接改变人类的处境,却能够在人类意识的漫长的化学反应中,发生难以觉察的效能,化解愚蠢的暴行。”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