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主宰经济的看不见之手

徐瑾2022-12-07 17:05

徐瑾/文

中国经济如何产业升级?中国的产业外迁和欧美的制造业回流背后,中美经济竞争还是合作?全球经济能否再度复苏?

这些都是重大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都隐含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翻云覆雨,那就是“全球价值链”。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产业链、供应链等概念,但是全球价值链是什么?为什么那么重要?作为最早研究全球价值链的经济学家之一,经济学家邢予青所写的《中国出口之谜:解码“全球价值链”》一书,可以说对于上述问题给出了详实的答案,既不同于传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贸易自由化的分析视角,也在理论层面超越了通常的比较优势理论,创造性地从价值链维度洞察中国出口奇迹。

什么是全球价值链?邢予青指出,“全球价值链主要就指一个产品从设计研发、制造生产,最后到零售的全过程,这也是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实现全部价值的过程。”换而言之,对比传统视角关心如何供应、何处生产、如何运输等问题,价值链的核心就是在于聚焦价值,最核心关注的问题是每个产品环节增加了多少附加价值。通过“全球价值链”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透视很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

以中国经济为例,在这一伟大的经济奇迹背后,其推动力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有人说是地方政府的经济理性,也有人说是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当然,也有海外观点认为中国利用了汇率低估等因素。这些解释成就了不少经济学家的扬名立万,有的确实也有道理,但在解释中国经济为何崛起这一问题时,出口是个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出口,众所周知,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构成了中国经济过去近两位数增长的底色。比起消费以及投资,出口天然与全球化密不可分。从大历史的角度审视,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三大支撑——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城市化解放的人口红利,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开放红利——这三点或多或少,也都与出口息息相关。改革强化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城市化为出口部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唯有出口繁荣,才是中国快速缩小与全球生产力边界距离的关键。

可以说,搞清楚出口,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格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如何从封闭状态到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出口的冠军,甚至是成为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的——彼时,中国人均 GDP不到4000美元,还不到美国一半。可以说,中国出口奠定了中国奇迹的基本盘,这一现象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最近四十年中罕有匹敌。邢予青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且指出这一现象其实与另外一个现象的形成密不可分,那就是国际贸易已经演变为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贸易。

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就会发现传统贸易理论甚至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崛起解释都稍显不足。正是因为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中国得以深度嵌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得以接触最新的产业前言,学习最新的技术进步;于此同时,中国自身的廉价劳动力、超强模仿能力与不断提升的创新管理能力结合,不断在全球价值链之上跃进,所分得的份额也日渐壮大。从超越经济的宏大意义而言,全球价值链使得中国真正走进了全球市场,世界也从此很难轻易摆脱“中国制造”,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比起这些宏观图景,一个经典的微观案例或许可以让大家看得清楚。大家知道,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诞生于2007年,造就了一个典型的全球价值链案例。iPhone一直是“美国设计、中国组装”模式,如果按照传统贸易方法计算,一部iphone出口,中国海关就将其记录为中国出口贡献了接近200美元,这种计算方法夸大了中国的科技和出口能力,也引发了美国社会对中国制造的反对情绪。

真相究竟如何?按照邢予青的拆解和计算,在2009年的时候,中国为每部iPhone贡献了6.5美元的组装服务,仅占据制造成本的3.6%。这个研究引发了极大关注,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展示了全球价值链之下的真实图景:苹果这样掌握核心技术、设计、品牌的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不仅具备更大话语权,同时也获得了最大的利润份额。

值得玩味的是,苹果所得,就意味着中国所失吗?不、不、不,加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对于中国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国在iPhone产业链中的价值比例不断增加,到了iPhoneX时代,虽然进口零部件在制造成本中的比例下降,但中国在每部iphone中的利润不降反升,利润所得从不到4%跃升到超过10%。更不用说,国内也出现了华为、小米和 OPPO等可以和国外品牌抗衡的自有品牌。

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的黄金时代也正与中国崛起同步,打造了以中国美国合作为核心的价值链网络,二者都是四十年全球化深化的产物。建立在中美彼此合作互信的基础之上,苹果这样的跨国企业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赢家。伴随着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冲突,昔日全球化其乐融融的氛围逐渐消失,全球化输家的反噬也通过各种形式浮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价值链的脆弱性也开始暴露,制造本地化开始成为的潮流。

以中国为中心的价值链,能否维持昔日的荣光?对此,邢予青诚恳地给出了不那么乐观的结尾,那就是科技产业价值链合作面临严峻考验,“中国企业可以轻而易举利用美国技术实现自身工业化和赶超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在这样的途径下,中国应该何去何从,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回顾一下中国的崛起,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才能知道该往何处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