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文
No.10
《风的历史》
(法)阿兰·科班/著 曲晓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6月
阿兰·科班的书往往有个迷人的标题,比如《大地的钟声》、《情绪史》、《无知史》之类,但无论是钟声、情绪、无知还是这本的主题——风,都是无形、抽象乃至飘渺的,研究和书写都需要相当的资料工夫和技巧,科班可以以年鉴派历史学家费弗尔、布洛赫、布罗代尔、勒戈夫为榜样,也可以像另一位精妙的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那样,对事物做现象学的沉思。
但此书与这两条路都无关,总的看来,这是一本历代文人墨客有关风的佳句的荟萃集,视野较大,从自然文学巨匠约翰·缪尔到法国文豪雨果,从《圣经·传道书》里“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到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的风暴,在讲述了诺贝尔奖获奖诗人圣-琼·佩斯的长诗《风》之后,顺理成章地又讲到了更晚获该奖的法国小说家克劳德·西蒙的小说《风》。这部作品是科班去年所作,他已86岁了,写书对他来说,也许仅仅是一种生命的习惯。
No.9《杀死一座城市: 缙绅化、不平等与街区中的战斗》
(美)彼得·莫斯科维茨/著 吴比娜/赖彦如/译理想国·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年7月
副题中的“缙绅化”(gentrification)一词,作者的解释是:将城市原本为穷人和中产阶级提供的空间,改成为供有钱人累积资本使用。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这本由一个美国人写的“美国城市忧思报告”并不只适用于美国。
政府修理破屋,平整路面,更新花坛,这些举措为什么让一些居民不安,原因正在于缙绅化的体制:因为这些举措都是应富人和精英阶层的要求而做的,这些人占据了城中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房子,有时还拥有一片私人的户外空间,他们也能左右政府的城市管理决定,借助公权力之手,以各种手段驱逐他们不想看到的中下层居民和少数族裔。而当他们飞赴其他地方公干或度假时,那些私宅就成了城中的飞地。
莫斯科维茨说,缙绅化的大多数参与者,包括缙绅化人群以及他们的受害者,都没有意识到城市缙绅化背后的制度和政治行为。缙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行为的总和,但作者的矛头指向了政治行为和商业利益——这两者往往是一体的。他笔下受访人物的讲述往往动人,尤其在写到纽约时,当人们讲到自己最热爱看到的人渐渐消失,被那些陌生而冷漠的有钱人所取代,内心的伤感实在令人触动。
莫斯科维茨持有鲜明的反资本主义立场,并捍卫城市的公共属性。这很重要,但这本书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样本过少的问题:当他在用休斯顿来对比作为缙绅化城市的代表的新奥尔良的时候,我们不免怀疑休斯顿真的能避免缙绅化?如果是的话,它又是如何避免的?此外,莫斯科维茨提到一些欧洲城市对资本主义的制约,给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住房,但它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在书中也看不太清楚。最后一点当然有苛求之嫌,他没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
No.8《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写给大人看的书》
(美)玛丽亚·塔塔尔/著 吕宇珺/译南大·守望者 2022年8月
卡尔维诺在给他编选的《意大利童话》作序时,自豪地宣称意大利的童话没有德国的格林童话那么暗黑,那么富于血腥气。这话固然大可辩驳,但是格林童话的情节里的确有很多原始的、野蛮的倾向,那些最令人熟悉的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之类,虽然已经过无数的改编、改写,在书本、舞台和银幕表现中呈现出“洗白”的样子,可是像白雪公主中毒昏死、狼吞吃小红帽之类的核心情节,实际上都是骇人听闻的。这本书讲了很多“洁本”背后的故事,但没有停留在此,作者说,即使那种貌似可怕的“毒童话”,也未见得一定要驱逐出儿童的视野,因为儿童的反应并不是习惯于恐惧的大人可以预测的。
No.7
《科幻精神》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 侯健/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3月
波拉尼奥开创了一种信马由缰的第一人称文体,偶像化意味大于文学价值本身。这本小说有种气息,就是关于七十年代以后的拉美人和拉美人的感受,可写的内容已经少之又少,而且还都被波拉尼奥给写掉了。
No.6《制造消费者: 消费主义全球史》
(法)安东尼·加卢佐/著 马雅/译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2年6月
19世纪农民的家里,没有什么家具或餐具,多的是工具——用于生产。人们自食其力,种出和生产出什么就吃什么,这样做有着充分的理由,因为外出不便,交通不力,路况不稳定,经常无法通行,一到冬天,村庄就被困在那里,有时则受阻于河流……然而才过了一百年,我们就有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全球市场。
加卢佐叙述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近一个世纪里的快速巨变,这远非一个新鲜的题目,不过他尽可能将它讲得更清晰、更生动。西方社会是从无数个孤立的、自给自足的、不流动的经济体走到今天的,要思考这段历史,就要抱有充分的惊叹乃至目瞪口呆的能力:它的“科学”是新生的市场营销和商品销售,它的“宫殿”是商场和百货公司,它的“圣杯”是商品,传递圣杯的人是商人,而它真正的“英雄”则是纨绔子弟、势利者、艺术家,以及和他们站在对立面、却又常常互相扶持的资产阶级……
加卢佐写得很细,他写到整个系列的销售技巧的诞生,写到商场如何制造“体验”,写到数字技术来临后,在商场漫步的“眩晕感”如何呼应线上购物的感受。书中充满了精神性的术语,例如加卢佐把商品称为“幽灵般的存在”,把人与物的关系称为“幻觉”。消费物品,与人的想象力,与人构思世界的方式紧密相连,消费社会不仅意味着一种以物质为基础的体制,而且也是一个表征模式。在如此的定性之下,我们才可望着手消除这个幻觉,而另一方面,加卢佐也承认,在一个复杂精密无比的国际分工的世界里,消费或反消费的是非都无法轻率地谈论。
No.5《真相: 鬼扯简史》
(英)汤姆·菲利普斯/著 李立丰/范佳妮/译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7月
又是一本直接针砭当下生活状态的书。此书英文原版封面上,印了一个食指中指交叠的手,而到了中文版,封面上是一个捂着嘴巴的黑猩猩:它是不敢说,还是不愿说,还是惊讶?比起那只手,中文版的封面因过于直白而不准确。
不过内文还是很好看的。作者菲利普斯的职业就是核实各种事实真相,换句话说,他负责给一个个网络传闻该打上“谣言”二字的大印。他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在撒谎,整天撒谎,而这些谎言却变成了伤害人们的真相。彻头彻尾的骗子,以及吹牛成瘾的人,这两种人都有大量的例子。菲利普斯没有怎么提及“后真相时代”这个概念,可他分析的“反馈循环”,即维基百科上的一个错误的条目被报纸引用,再被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征引为证,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是“后真相”的标志性现象。
书中有无数与欺诈有关的故事。曾有人编造出一个国家来欺骗他们的同胞,毫无价值的矿场被人广泛炒作,制图师在非洲地图上绘出并不存在的山脉,一些冒险家声称登了那山的顶……关于詹姆士一世时期女巫审判的故事,菲利普斯写了一整个章节,有五万多人因此事而被抓;但这样的故事绝不仅仅属于荒谬的过去,在今天,一个民选总统同样可以因怀疑有人要用无人机袭击他,而大举逮捕嫌疑分子。
真相如此脆弱,乃至我们只能自我安慰说,滥用和歪曲真相的人,给世界带来了许多娱乐。书中有一位英雄——唯一的正面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与谎言斗争,用犀利的言论揭露欺骗行为。菲利普斯在结束全书时再度提到他,让人唏嘘当下的世风堕落,再无楷模。
No.4《上海之声: 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以色列)伊爱莲/著 宋立宏/丁琪/张鋆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7月
看上去这本书很小众:很多人知道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一批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他们在如今虹口区的一个范围内安了临时的家,算是成功避难。可是愿意去看他们的书信、日记和文艺作品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
这不妨碍书中大部分的文图都独具韵味。就以1914年出生、1941年从波兰来上海的约尼·费茵为例,她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艺术家,离开上海后,她去往墨西哥,在那里出版的诗集里包含了几首在上海写的诗,并获得了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的赞助办画展。从本书收录的她的一首诗来看,约尼·费茵有着真才实学,诗中写道:“上海伟大,目无法纪,野性十足,/充满了尸体、风和老鼠,/充满喧哗,沉重地落下,/充满泪水——白得像米饭。/一百个民族被扔在一起/在潮湿的土地上腐烂,/贪婪和金钱混杂在一起,/被雨水一扫而完。”
这诗句多么富有个性,它颇出人意外地提醒读者,这些发声的犹太人不会迎合任何人对避难者的想象,他们对上海的“感激”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混杂了他们特有的看待命运的方式。其他一些人,比如安妮·F.维廷,是一个艰苦工作、养家糊口、又能为一点点小事喜悦的女人,而耶霍舒亚·拉波波特不喜欢上海,理由是,他发现那些并非难民的犹太人中盛行庸俗的物质主义,而他本人的文学创作得不到欣赏者。
那些发牢骚的文字往往特别好看,固执的诙谐中透露出上海当时的一些风情。书中的另一个亮点是照片和漫画,尤其是奥地利犹太难民许福的几幅画,堪称“触及灵魂之作”。
No.3《知识机器: 非理性如何造就近现代科学》
(美)迈克尔·斯特雷文斯/著 任烨/译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7月
这是一次相当不容易的写作,作者斯特雷文斯倾尽全力,想把科学家究竟如何工作,科学进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等等问题,结合已有的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方面的重重话语说清楚。他从讨论两个重要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的理论开始,捍卫科学探究的地位,反对那些怀疑科学发现和科学真理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主张;他讲述了巴斯德细菌学理论如何获得了成功,讲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被接受,对这些科学史上的往事的细细追述,对其中人为因素的分析,读来都很有收获。
“知识机器”,这个乍看起来平常的短语,在本书中是对现代科学的一个严厉的定性,就像现代资本主义是一台生产财富的机器一样,现代科学在生产知识,不断地生产,无法控制,以至于拥有毁灭人类的力量。但作者没能进一步深化这个问题,他恐怕也在此感到了完全的无奈。
No.2《砚史: 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美)高彦颐/著 詹镇鹏/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
在钢笔发明之前,东亚的每个学子、文人或画家都要在书桌前用墨蘸水,摩擦一块名叫“砚台”的石头,磨出新鲜的墨水。这个过程,就像如今我们给手机充电一样,是一种本能。文人墨客们日复一日地如此操作,对他们使用的工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砚台超越了书写工具的性质本身,成为一种可收藏的艺术品:父亲送砚台给即将上学的儿子,朋友互馈砚台,乃至国家间的外交也会赠送砚台作为礼品。
17—18世纪之交的制砚女工顾二娘,在高彦颐的书中得到了浓重的刻画。她有着非凡的技能,在一个男性主导的领域中出类拔萃,在高专长的性别研究里,顾二娘是一个很好也很典型的研究对象,她凭着技艺获得了比别的女性更多的性别自由:她可以面对面地接待男性客户,讨论委托项目。
当砚台不再作为一个功能性的商品时,所有的制砚匠都必须朝着顾二娘的方向努力,把自己变成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能够在作品上刻下名字的人。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一个偏僻的角度重估工业发展或进步所引起的沉重代价:工匠们对环境负责,以其眼其手其心来经营一份可持续的生计,对他们来说,工作的意义是明显而自然的,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物品,这一使命促使人追求完美,成为更完善、更有人性的人。
No.1
《永恒回归的神话》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 晏可佳/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年3月
那些祭天拜地的古人难道不是无知者,难道他们的头脑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供“科学昌明”时代的人们所汲取?伊利亚德说,古人都是追求“实在”的,他们重复进行那些仪式,是为了一次次回到起点:盖一座房子,起一座高台,都要以仪式来重复神创造天地的时刻;遇到天灾人祸,人们执行仪式不仅是为了祈求灾祸尽早过去,而且还要在精神上重温那些储存在集体记忆中的东西——远古时代的大洪水、大饥荒、大瘟疫。
心智被符号包围、注意力被热闹空洞的画面、文字和声音所霸占的现代人,特别需要了解什么叫“实在”。特别是在这个以束缚、隔离、鼓励怯懦保守成风的年代,我们可以伊利亚德的书开始,重建与事物的真正联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