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框架
目前上交所已经为国际板的推出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最主要的是上市规则的制定”,上交所上市公司部的人士介绍,这一规则大体上与现行主板规则相同,只是一些细节做了修改,这其中主要是国际板将采取IPO形式为主导,并启用新的代码区段设置等。
而上述人士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地区限制将会是不久之后推出的国际板最大看点。“至少在国际板推出之初,不会让所有境外企业都来发行A股。”该人士介绍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差别非常大,为了使国际板平稳启动,在设立之初,上交所建议设立国际板上市公司的特殊司法区。
“特殊司法区的概念是指只有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设立的企业才能申请发行A股。”上述人士表示,实际上许多发达资本市场也是这样操作的,最为代表性的就是香港市场,“‘红筹’模式的公司将可能被作为试点。”
据了解,红筹模式大致意思是指在BVI、开曼、百慕大等地注册的中国公司去境外上市。而如今在国内国际板发行A股的公司同样也可能采取这种方式,不过在香港注册也会是一条途径之一。
另外,上交所对于国际板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国际板的余波
然而,此次国际板的悄然加速却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就连上交所内部人士也告诉本报,国际板的准备工作最早开始于2008年,在2009年年底前,许多技术工作已经有了突破,而今年上半年,“上层却一直没有了消息,好像国际板被搁置了。”
“除了法律问题之外,国际板的推出也在国内各个层面引起了较大争议。”某券商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告诉本报,尤其是在投行领域,新兴券商大多反对国际板的加速。
从资源上而言,国际板的推出显然将有利于老牌券商的投行业务增长,“至少最近两三年这种情况很难改变。”上述券商副总说,“新兴券商的这种意见甚至也影响到了证监会高层,以至于国际板的推出遭遇到更多的阻力。”
不过,上海方面却一直力挺上交所推进国际板的工作。“这跟当年深圳支持深交所推出创业板是一样的。”上述接近上交所高层的人士称,“国际板的推出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上海方面的努力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即使国际板的推出没有多少实际上的障碍,但推出的时机选择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许多人士认为股市的状况将是推出时机的重要判断依据。
但上交所内部人士却认为,“如今监管部门已经与之前有了很大改变,创业板的推出就已经没有多少这样的意味了,按照我们的估计,明年4月前后推出国际板问题应该不大。”
1 | 2 |
- 境外期货有望获牌照 证监会起草管理办法 2010-09-21
- 证监会发文严控内幕交易 2010-09-17
- 【独家】多部委达成共识 国际板获重大进展 2010-09-16
- 【独家】天胶期货开盘几近跌停 传证监局查公款入市操控行情 2010-09-09
- 【报摘】证监会痛打“老鼠仓” 201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