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11-14
胡蓉萍
订阅

汇丰在京举办财富论坛 探讨“十七大后的财富机遇”

讯 记者 胡蓉萍 汇丰“2007卓越理财 财富论坛”北京站活动近日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钟伟先生,汇丰中国区首席经济师、中国经济预测与投资战略主管屈宏斌先生,就“十七大后的财富机遇”这话题与投资者分享了他们见解。

巴曙松提到,报告中说要给理论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使对立的资本和劳动之间建立了一种连接,劳动者可以通过财产收入的形式来分享利润。在收入里面工资下降的同时,需要通过资产性收入进行弥补,这就产生了非常大的资产的需求。如果国内的资产投资渠道不够,应该给居民更多的选择,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自己的资产。巴曙松借用“高压锅需要放一点气,需要一点通道”为比喻,希望有更多有国际经验的金融机构,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加更多选择。

钟伟在谈到金融大爆炸这个话题时指出,目前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的结构将会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变迁。和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家庭相比,迄今为止中国居民银行储蓄和金融资产这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对等,金融大爆炸会使两者持平。其中的一半由自己实现,另一半则将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帮助实现。钟教授把现在的资本市场大致判断为市场大牛市的中期或者中期稍微偏后一些,如果这种情况得以持续的话,08年活期存款的分流情况就会更严重。

屈宏斌在分析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时,以可持续和不可持续为标准,比较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和潜在的长期的经济增长率,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些过快,出现了过热的迹象。屈先生认为,把外汇储备增加的资本流出,是放缓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政策选择。通过增加资本项目的流出,从而达到国际收支总平衡的总顺差的减少。居民把积累的从人民币所得财富,或者是投资财富,投资到外面,是有实际需求的。

这些分散投资所导致的宏观、客观的总体效果,就是增加资本流出。民间资本的流出,相当程度上可以抵消外贸顺差,这样可以基本解决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种政策的选择,更有可操作性,也更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好处。

十七大期间,一些财经热点关键词如:财产性收入,人均GDP,CPI,永续发展,资本项目开放等,引人关注。其中,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