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理财要防范三大误区
讯 在“扎堆儿”追捧基金的背后,不少百姓购买基金的误区同时也显现出来。有关专家指出,投资者基金理财通常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基金是获暴利的工具
基金是长期理财工具,而绝非短期暴利工具,这一点在买入基金前一定要搞清楚。只因为听说别人买基金赚了大钱,就连基金究竟为何物都不问只管一窝蜂地抢着购买,完全不知道基金投资同样是有风险的。这样一旦市场出现较大的下跌调整时,基民就很容易陷入恐慌而匆忙选择赎回,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投资基金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基金提供给大众的是专业理财服务,而并非投机发财服务。
误区二:高净值基金“买不起”
随着大盘的持续上涨,面对着2元甚至3元的高净值基金,很多基民都患上了“恐高症”,总觉得买便宜的基金心里才踏实。其实,买基金不是以基金净值高低作为是否买入的标准。“只买对的,不怕贵的”,才是投资基金的正确思维。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投资基金的回报是来自于持有期该基金的增长率,与购买时的单位净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误区三:“炒基金”要勤快
基金投资,长线是金。买的是基金的投资赚钱能力,坚持长期投资基金不动摇,其收获是要大于频繁进出炒作的。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部分基金都实现了超过50%的年增长率,但这些基金的持有人中能获取同等回报的尚不足1/3,原因只有一个———能够长期持有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多。
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理财活动,不适宜频繁短炒。频繁的买入卖出基金,即使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也难以成功把握住每一个波段。而且这样做不仅要付出不低的申购赎回费,还有可能踏空行情而错失基金业绩大幅上涨的机会。(东方早报)

- · 抛弃吧,那些“牛派”基金 | 2008-07-04
- · 基金投资应规避四大误区 | 200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