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5-08
本报记者张景胜
订阅

基金买卖成中国中产阶级新宠

讯   记者张景胜   世界领先市场研究咨询公司TNS近日发布《2007中国富裕人群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基金买卖是中产阶层在银行最常使用的投资业务,并远远领先于其他同类业务,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新宠。

在接受TNS调研的790人当中,95%的人都在银行开办有投资帐户,一半以上的人拥有2-3个投资帐户,他们中间73%的人都通过银行进行基金买卖。其他受到关注的银行投资业务包括住房抵押贷款(60%)、保险(51%)和债券(38%)业务。中产阶层人群中使用率最高的中资银行前四位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但在投资交易业务使用上,前四名的座次稍有改变,招行和中行略优于建行。外资银行诸如汇丰和花旗等也有较高的使用率,但因其人民币业务刚刚起步,投资交易类服务比起中国同行,还略有差距。

除了基金,银行的VIP贵宾服务也很受中产阶层的欢迎,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当属工商银行的理财金帐户、招行的金葵花服务和建设银行的贵宾服务,其他如光大、民生和交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也因为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不少的中高端客户。

银行之外,和基金抗衡的莫过于股票。自去年就开始的股票市场,不仅带动了基金的成长,更激发了中产阶层的投资热情。调研发现,股票、基金和分红保险目前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人群比较中意的投资产品,其中上海人更倾向于股票。从年龄上看,介于25-35岁之间的青年人更倾向于购买基金,35岁-45岁的中年人略有不同,他们对股票、分红保险和国债等产品都报有同样的信心,

“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帮助我们的资产实现增值,从而帮助提高生活水平”,谨慎投资的广东人如此说道;“投资除了资产增值之外,也能保障退休以后有一份舒适稳定的生活,并为子女储备教育经费。”稳健投资的北京人这样回答。喜欢奢侈品、喜欢刷卡消费的上海人为典型的激进投资型,金融资产占到总资产40%以上。

“在中国,年龄介于25-45岁之间的城市人群,是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理解并愿意通过不同的投资渠道去为自己的资产进行增值。但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非常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全民炒股或炒基的主要原因。”TNS市场研究总经理周波先生说。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