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鹏 据新华网报道 继4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量超过2800亿元创年内天量后,8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430亿元,创出年内次高,也创出近4个月来新高。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占款数据的变化,凸显出当前流入我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正呈现“由出转入”格局,热钱流动出现拐点。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10368亿元,较7月份新增2430亿元。
这是近4个月来我国月度新增外汇占款首次突破2000亿元。近几年来,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量持续增加,今年3、4月份增量更是超过2700亿元。但继4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量超过2800亿元后,5月份新增量骤降至1300多亿元,6月份更是进一步下滑至1100多亿元,创下2008年11月以来新低,7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虽有所回升,但仍未突破2000亿元关口。
外汇占款是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一般来说,贸易顺差、外资使用以及海外热钱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汇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除了有顺差等因素外,研究者认为热钱的变动已成为我国外汇占款波动的重要原因,通过外汇占款的变化,往往可窥视出热钱流动的轨迹。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00亿美元,远低于7月份的287亿美元,但在8月份贸易顺差增量骤降30%的同时,这个月外汇占款却出现了20%的大幅增加。两个月里,贸易顺差与外汇占款截然不同的走势,让热钱流动的阴晴变化尽显无疑。
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分析认为,短期国际资本正在从流出转向流入,热钱流动的拐点已经出现。“今年前4个月,外汇占款增加明显,同时中国也遭遇到持续大量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然而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因素影响,5至7月,中国又开始面临持续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期间外汇占款增量也出现了减少。短期国际资本流出在6月达到峰值,7月流出开始放缓。”张明说。
张明认为,导致短期国际资本在2010年4月至7月持续流出的最重要原因,在于4月份希腊危机的爆发再度改变了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全球投资者重新进入去杠杆化进程,使得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从风险资产市场向无风险资产市场(美国国债市场)流动的格局。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段时间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削弱,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打击了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升值预期与资产溢价预期的削弱共同导致了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
“如果本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强度并不高于美国次贷危机,那么本次短期国际资本流出的持续时间也不会超过两个季度(上一次持续时间是从2008年第4季度到2009年第1季度),这意味着当前我们可能重新迎来新一轮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张明说。
- 时隔六年 日本再度干预外汇市场 2010-09-16
- 【达沃斯专题】成思危:加息可能在年底以后 2010-09-15
- 温州预警:产业空心化 2010-09-11
- 减缓外汇占款压力 外管局四省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 2010-08-30
- 外管局:上半年实现“双顺差”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