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谁人欢喜谁家忧(2)
张斌
17:34
2010-07-21
订阅
 1  |  2 

作为公认的“升值受益者”,中国造纸协会秘书长赵伟却一再提醒着自己协会下面的企业:“这种事情自己也要分析,不要被别人一说,就自己好像真的成了既得利益者。”

赵伟说:“直观上讲我们进口的成本是便宜了,但是市场价格是肯定会发生调整的,国外的上游企业会在你的购买力增强之后相应加价,没有人会把利益全给你。汇率的变化是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很难静态的去说谁一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

赵伟说,我们进口的大多数是原材料、石油、矿砂,都是不需要包装的;我们出口的产品大多数都需要包装,里边的说明书,外包装箱、内包装箱,合格证等等,均是各种纸类。

“我们简单地算过这些加在一起每年大概是2000多万吨,这就意味着造纸业的隐性出口占到了整个行业的25%。”赵伟说。

“升值对我们这种企业,绝对是好事”,中国林产品经销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斌直截了当地说,“以前我们进出口都做,现在我们只做进口了。”

“如果你本身没有定价权,即便是做进口,人民币升值的成本可能也会转嫁到企业身上。出口也一样,如果你本身有定价权的话,你加价也能卖得出去。”李斌说。

一脚向内,一脚向外

制造业中还有一些行业,他们游走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与弊之间。

目前这些企业一脚朝内,一脚朝外,假如人民币升值5%,则会坚定他们的决心。

上海一家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严陵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已开始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国内市场的开拓上,去年底,销售人员由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30多人。”公司并提出这样的口号:坚决保证内销产品不缺货。

不过,与在美国的销售情况相比,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最让严陵头疼的是,产品内销价格固然好些,不过收款比较难。如果走超市渠道,则需要缴纳诸如进场费、促销费等诸般费用,并且产品售完方能结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资金流周转。

相反,电线电缆行业巨头们正积极谋求从人民币升值中掘金。升值,对于世界第二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来说,或许正是走出国门的最好时机。

上海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忠华表示,“走出国门,一方面是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无奈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外资巨头的压力。目前,耐克森在中国核电电缆占有80%-90%的份额,占有中国船用电缆50%的份额,并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张忠华说:“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走出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