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张斌/文 6月,汇改重启。
“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刚刚好一点,人民币如果再升值,真是螳螂在前,黄雀在后。”绍兴某印染公司金先生感叹。
不过,对于人民币升值,也有欢喜的。
对于原材料进口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是利好因素。“升值对我们这种企业,绝对是好事”,中国林产品经销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斌直截了当地说。
悲喜之间,谁能破茧成蝶?谁会选择消失?
锦上添花与危机重重
人民币升值对大进大出企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尤其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机电行业。
汇改重启,对于他们,一方面是锦上添花,一方面是危机重重。
升值的影响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体现在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领域。因为这意味着产品价格优势大打折扣,国外采购商很可能转而购买其他国家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而印尼、印度等国家对这块市场正虎视眈眈。
浙江奥奔妮服饰(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郑晨爱则毫不讳言地说:“人民币升值,对于我的公司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我们是做ODM(贴牌加工)的,即使提价,下游的采购商也只能同意上涨后的价格,这样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而且他认为对于整个服装行业来说也应该是如此,对企业的真正影响应该来自设计、创新、流行趋势的影响力,而并非人民币升值。
郑晨爱说:“在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2006年纺织服装业出口也曾出乎意料地创下新高。”
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汇改之后大进大出的行业会经历重大的行业整合期。整合后行业两极分化现象会更为严重,好企业锦上添花,弱小企业关门破产。
北京电机厂的副总经理张振永表示:“人民币如果再度升值,会加强外资对一些行业的控制,例如电机行业。”
“这个行业里比较有规模的中大型的企业都纷纷被外资或外资金融公司收购。”张振永说,“这几年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电机行业的变化越来越大。原来这个行业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型地位,逐渐地,民营企业占领了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两三年人民币升值,加上原材料的波动比较大,有一些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企业的老板就选择直接套现了”,张振永表示。
窃喜者“忧”
而对于原材料进口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是利好因素。房地产、造纸、钢铁、石化、航空、交通、电力设备、金融服务业等行业近期都被资本市场看好。
人民币升值下去,这些行业真的能呈现“一枝独秀”的繁荣吗?
以航空业为例,航空公司在航油、飞机购买租赁以及维修等方面有大量的美元交易和外债,所以人民币升值让航空公司特别是有大量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受益匪浅”。
而对于还没有开通国际航线的民营航空来说,又是一番景象。
某民营航空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中国航空用油主要还是由中航油公司控制着,通常是以人民币结算,体现不出升值的效果。”
造纸业也被认为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人民币升值受益行业。
业内人士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5%,可直接节约成本11亿元人民币,若考虑增值税等因素,成本降低接近14亿元。
1 | 2 |
- 汇改五年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2% 2010-07-22
- 资产价格“汇改元素” 2010-07-21
- 吴晓波:“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2010-07-20
- 叶檀:汇改之下金融地产昙花一现 2010-07-06
- 眼光朝“内”中国制造业迎“品牌潮涌” 20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