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那一周(1)
胡蓉萍
17:26
2010-07-21
订阅
 1  |  2 

胡蓉萍/文 6月19日,周六。

和2005年7月那次汇改如出一辙,6月19日,央行再次选择了市场升值预期较弱的时候宣布重启人民币汇改。这或许意味着中国在忍受高昂的盯住美元成本的同时,放开盯住后还会面临升值风险。

但汇改重启的第一个星期中,人民币只升值了一天,美元却反弹了三天。在一家股份制银行作交易员的王高(化名)一直在观望,“再看看”,他说。

6月21日周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早盘然大幅走升,盘中最高达到6.7958元,是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高点,同时较中间价涨0.47%,接近0.5%的涨幅限制。海外市场人民币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亦快速上扬。王高还有些犹豫,但当他看到连四大行都开始行动买入人民币、抛出美元,他开始意识到“汇改真的重启了”,于是不示弱地跟风在高点买入了人民币。

6月22日周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上,一条平滑了近2年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曲线突然来了个90度掉头向下,当日中间价报6.7980元,再创新高。其后,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美元兑人民币全线跳跌,升值预期强烈。到14:16分,人民币兑美元在昨日创新高后反而大幅回落,报6.8208,甚至在接近昨日中间价,美元反而大幅反弹。周一大幅买入人民币抛美元的王高意味深长地说:“今天不敢再买美元了,明天中间价肯定又回去了。”

“第一天反应过度,第二天经过重新思考后市场逐渐平静,等待进一步的信息释放”,他说。

当日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系统收盘暴跌160个基点,下跌0.23%,削减了大部分周一涨幅,从而传递出“外汇政策改革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肯定会单边上涨”的信息。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被认为是央行为抑制外汇投机以及大规模游资流入的有意之举,也可能是央行了解市场如何应对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的一条途径,因为人民币最终将变成完全可兑换的全球货币。

6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系统收盘微幅反弹12个基点。略显平淡的中间价和即期汇价,似乎也正体现了央行的政策初衷,即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仍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近3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分别为:21日6.8275,22日6.7980,23日6.8102,对应的涨幅为:0、295、-122个基点。无论从涨跌的幅度还是双向波动方面看,人民币汇率弹性较汇改前都明显增强。

越多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央行在确定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时,目前倾向主要参考美元兑人民币前一交易日的询价市场收盘价水平,而不是参考前夜美元走势或国内因素。

美元兑人民币23日中间价为人民币6.8102元,高于22日中间价6.7980元,但接近22日询价市场收盘价6.8136元。22日的情形也类似。不少交易员认为,这一迹象标志着理念的改变,至少是想增强人们的印象,即中国政府目前正致力于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而不是继续根据本国政治和经济需要而人为控制汇率水平。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