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晓:中国“迫切”需要收紧货币政策
记者 盛超 10月22日,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政府不应担心经济出现“轻度减速”。“中国货币政策迫切需要从宽松转向中性”,以防今年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助长股市和楼市泡沫。
在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夕,GDP增速有望超过9%的敏感时期,作为中国第六大银行的董事长秦晓的文章引起外电的关注。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和独立经济学家进行的计算,若计入政府引导的银行放贷,中国刺激措施的规模可能相当于今年GDP的15%至17%,在主要经济体中高居首位。
今年,中国政府通过调整宽松的国币政策,策划了银行放贷的大幅增长。今年头九个月的银行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高出149%,达到8.65万亿元人民币(合1.26万亿美元)。这些投资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基建项目。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9.3%。
庞大的投资计划使评论人士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预测将出现通胀,他们警告称,过度的银行贷款正导致股价和楼价飙升。而其他人则主张,大举放贷将加剧产能过剩,助长通缩压力。
中国国务院昨晚发出第一个明确信号,表明正考虑收紧货币政策。国务院称,货币政策应着眼于一方面管理通胀预期,另一方面保障稳定增长。这是自去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以来,中国政府首次提到通胀。
渣打银行驻上海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官方在开始收紧政策之前首先会出面讲话,但他同时表示,在明年2月中国春节之前,不太可能出台上调利率或控制放贷的措施。
野村国际经济学家木下智夫(Tomo Kinoshita)在21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中国在放松金融市场管制的同时,继续大举放贷,就可能制造一个资产泡沫,类似于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情况。

- · 渣打银行:目前没有通胀威胁 货币政策不会调整 | 2009-11-11
- · 秦晓向宽松货币政策开炮 | 2009-10-23
- · 【传媒】《经济学人》开始收费 | 2009-10-16
- · 渣打银行:通胀问题将最先在中国出现 | 2009-09-24
- · 招商局集团:问我航程有多远 |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