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市场春天来了吗?
记者 张卫华 最近全球并购市场突现生机,大有一改去年下半年以来行将就木的颓势。不过,由于受企业估值混乱、信贷市场依然紧缩、保护主义威胁以及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等因素制约,指望并购市场很快复苏并迎来春天,目前看还是一种奢望。
周一,甲骨文、葛兰素史克和百事公司宣布总共交易金额超过270亿美元的交易,给并购市场带来一些暖意。
同时,作为并购市场交易最主要撮合者的中介机构——投资银行的业务也有了明显增长。最近,摩根大通发布业绩显示,其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了丰厚的利润。
眼下,腰揣着丰厚现金的中国企业已经向全球进发,目标瞄准了那些包括能源、铁矿在内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
复苏显现?
自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直至后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全球并购市场也随之由火热的夏天进入了寒冬。
据汤森路透的统计,去年全球并购活动规模减少了近1/3,结束了此前5年的涨势。另外,并购协议被取消数量超过1200宗也创下了历史记录。
尤其是去年11月,并购市场中心的美国只宣布了不到400桩交易,创下7年新低。
企业不好卖的直接原因是估值混乱,买方不肯轻易出手。今年初,毕马威预测显示,企业估值大幅下滑,全球预测市盈率在去年下半年跌幅达22.2%。
信贷市场的枯竭是并购市场冷清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型并购交易通常是杠杆并购(LBO),需要银行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撑。但是在危机中,银行自顾不暇,不愿意也无法提供并购贷款。
同时,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顿时灰飞烟灭——消失的消失,转型的转型,也为并购市场顺利“入冬”做了不少“贡献”。少了那帮最能忽悠的华尔街天才银行家们——他们靠撮合并购双方联姻为生——好比盛大而隆重的婚礼现场少了证婚人,并购市场怎能不冷清?
这样惨淡的市况一直在延续。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并购活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6%。并购交易总额仅为5249亿美元,创下2004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上述交易宣布和潜在的并购交易,似乎预示着并购市场的转暖信号增强,不过,市场彻底转暖还需要一系列因素的改变。
春天尚远
并购市场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企业估值、信贷紧缩、保护主义威胁以及经济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目前看,这几个因素虽然有改观,但仍不够稳定。
估值方面,今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喜忧参半。美国道琼斯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1%,标准普尔指数下跌近8%。股市持续下跌必然会拖累企业估值。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卢克·约翰逊预期,“除了被迫出售以外,卖家对于自己的业务应该卖什么价钱要到2010年才能认清现实”。
全球各大央行“救市”,并开足马力印钞,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信贷市场崩溃,但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除了中国银行业在政府强有力推动下加大放贷外,其他主要发达市场仍然看不到银行加速放贷的迹象。
信贷市场复苏还要看经济复苏的脸色,目前看经济复苏的信号乍现,但仍然非常微弱,发达市场仍处于通缩和衰退之中。世行预测,全球GDP经过长达8年的强劲增长,目前预计今年会收缩1.7%。这将是二战以来的首次下降。
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仍然盘旋在并购市场上方,时不时向各种并购交易尤其是跨国并购说NO。鉴于大萧条时期深刻的历史教训,各国政府和官员表面上几乎都在痛斥保护主义,但实际中面对巨大的国内压力,他们也纷纷搞起“小动作”。至于对并购交易的态度,随便一个理由都有可能让交易泡汤。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预测,今年世界贸易额预计将下降9%。
在06/07年,全球并购市场正值盛夏。仅在07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并购重组交易所涉及的金额就已创下历史新高,达2.51万亿美元,比06年同期增长53%。
不久前,华尔街日报援引高盛集团美洲并购业务的负责人英格拉西亚的话说,那两年“卖公司是很好玩的事……你站在那里卖公司,人们就拿着钱朝你冲过来,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不过能赚钱。”
没错,这样的好日子终究还会到来的。不过,不是现在,恐怕要到等2010年以后了。

- · 并购融资:中铝样本 | 04-22
- · Oracle收购Sun:企业级市场的苹果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