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体验游资“感觉”捕捉房产救市短机会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玉 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新政,让二级市场上嗅觉灵敏的资金把握到一丝投资机会。
本报了解到,近日南方和北京的一些基金公司在房地产股票上进行了一些投资操作。不过,他们多数坦承,只是看好这个板块短暂性的交易机会。
短期交易性机会
近期楼市利好不断,10月22日晚央行和财政部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新政涉及利率及税收等方面,力度越来越大。
“这为房地产板块带了短期的交易性机会,这波反弹虽然大都认为是短期的,但还是有不少主力基金参与。”南方一大型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说。
从公开数据上也可以看出,近期房地产板块的资金流入量比其他板块明显要大,机构参与活跃。
Topview数据显示,10月17日-23日,机构增仓房地产板块达到0.45%,位列所有板块中第四位,前三位为预盈预增、预亏预减和大订单三个板块。而10月23日之前的10个交易日中,房地产板块机构增仓为0.51%,列所有板块第9位。
渤海证券对A股市场资金流向统计亦显示,近20日房地产板块一直在资金净流入行业的前三名之列。10月23日,房地产、金融、医药和采掘业排名靠前,资金大幅流入的个股有:中信证券、万科A和贵州茅台。
“我们在上周就买了一些地产股,之后还会密切关注。”北京一位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称。
南方一位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称,“我们公司在近期的会议上,对地产股的讨论非常多,至于操作最近就有一些,但不大。”
本报了解到,一些私募基金也有试探吃进地产股的打算。深圳一位阳光化私募认为,“房价仍然会跌,但房地产股票已经跌了70%至80%,在政策支持下可以少量买。”
据了解,对于新政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影响,机构们普遍认可,但对房地产行业的长期信心却并未因此确立,仍把这看作短期反弹。基金依然谨慎,但存有更大期待。
“房地产板块短期的交易机会是有的,这也是我们加仓一些的原因,但整个房地产行业有其自身规律,底部仍未到。”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称。
“我们会继续观察,如果觉得有变化,在适当时候肯定会选择部分进行减仓。”上述基金经理称。
也有部分大中型基金公司干脆选择了暂不参与。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称:“我们还不会参与房地产行业,因为我们认为该行业仍未见底,不确定其能坚持多久。”
行业仍未见底
10月22日晚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后,10月23日,光大证券将金地集团、招商地产等9家估值具有安全边际的公司的评级上调至“买入”。
光大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赵强认为,贷款利率下限从0.85下调到0.7,相当于变相提高居民的月供支付能力大约16%,如果再加上税收的新政优惠,这一比例可以达到23%——这相当于房价可以少跌10%至20%。
不过他解释说:“这只是在新政可以发挥最大作用的状态,因为具体还要看银行会怎么做。”
不过,仍有不少机构“不买账”。
上述银行系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称,对于国家政策而言,需求并不如投资好控制,投资只要政府出钱就可以,而需求并不能因为买房便宜了就强迫人家去买。
“房价还是贵、经济仍然有下滑危险,老百姓的收入状况、明年的经济状况仍然有更糟的可能性。”上述基金公司副总称。
一位房地产行业资深人士亦称,“此次政策是针对需求的,可能会对短期的交易量有作用,但长期而言对房地产商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国元证券认为,经测算,贷款优惠利率的调整相当于房价下降了10%左右,而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房价将下降20%到40%,政策效果有限,房地产行业调整的趋势还将继续。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则认为,虽然房地产销售交易量放大的信号仍未看到,但房地产行业最起码可以跑赢大盘。
- 武汉城市圈僵局:成败软贷款 | 2008-10-27
- 五次金融危机比较与对策 | 2008-10-27
- 财政部:免征个人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 | 2008-10-26
- 财富金字塔底层角逐 新华人寿试点“下乡” | 2008-10-26
- 谁来领跑下一轮全球牛市 | 200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