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8-26
严钰
订阅

民生银行中报:投资海外浮亏6亿

网络版专稿 记者 严钰 8月25日,民生银行中报披露,该行2008年在美国银行业一项6.82亿元投资,三个月内账面价值缩水约6亿元。然早在今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高峰期),业内人士质疑民生银行投资联合银行的时机选择是否适宜时,民生银行方面坚决反驳。

据了解,因受累受投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损失,以及可供出售投资买卖收益减少,截至2008年6月30日,民生银行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仅为人民币0.83亿元,此项目亏损近6亿元。 2008年3月5日,民生银行向联合银行投资人民币6.82亿元,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4.9%。

中资银行的海外抄底之路

次贷危机发生后,海外扩张可谓中资银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国开行、民生、招行等在内的多家中资银行纷纷以参股、并购或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进军海外市场。截至2007年末,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有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中资银行的海外总资产已达2674亿美元。

然而,中资银行出海之路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深入,中资银行也因进场抄底而陷入亏损之中。8月14日,彭博社做出统计,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各大银行和券商减记资产金额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包括危机后抄底海外的中资银行。从各大银行的损失排名来看,受次贷打击最大的依次是花旗集团、美林和瑞银,其减记和损失分别高达551亿美元、518亿美元和442亿美元。中国银行也“榜上有名”,排名第43位,减记损失额为20亿美元。去年,与美国次贷相关资产的13亿美元减记拖累了中行的利润,今年一季报则显示中行次贷累计减值14.98亿美元。

对于中国银行出海抄底所带来的损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并认为危机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他说,“在具体计算损失额的时候,主要的根据是金融机构持有次债的量,以及当前在金融市场上次贷产品的估值,而这些金融机构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在金融市场上持有次债的估值是有变化的,因此如果美国市场持续低迷,市场信心不足,次贷进一步蔓延,那么之前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债就将面临更大的跌幅,损失就将进一步扩大。”他指出,“两美”暴露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虽然政府已经做出担保,但是很多“地雷”还没有浮现。基于此,不鼓励中资银行现在投资海外银行。

同时,专家也指出,在国际金融市场里,美国、欧洲有几百年的拼打历史,目前遇到的种种金融风险他们都屡见不鲜。而中国对外开放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在金融市场的经历、经验与美国相比较中资银行的经验相对薄弱。海外投资千万要慎重再慎重,决不能轻率地抱有“抄底”的想法,为别国发生的危机埋单。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