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高管持股上市公司大多低增长高分红

  
作者:黄凤清 罗海兵
发布日期:2008-08-25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罗海兵)股权激励寄托着上市公司高管一夜暴富的梦想,也寄托大小股东们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希望。但现在,梦想成真的同时希望却落空了。

在高管们身价飙升的同时,却未能为上市公司创造出相匹配的业绩。在公司受业绩增长所困扰的时候,高管们仍然热衷于以分红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钱包。

批发零售业高管热衷持股

截至2007年末,共有978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比2006年末增加60家,同比增长6.5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4.09%。参与持股的高管人数达4342人,比2006年末增加262人,而持股数量则同比增长66.31%。

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分布在22个细分行业里。其中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石油化学及塑胶塑料制造业、金属及非金属制造业所占比例较大,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57家、107家及81家。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医药及生物制品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以及综合类企业这四大行业中,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也均达到50家及以上。而由于行业内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木材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也相对较小。

从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在整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占比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发现最热衷于让高管参与持股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其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为75家,占整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82.42%。其次是电子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占比分别达到71.64%及70.83%。而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等这些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高管持股公司的占比较小,分别只有27.27%、35.48%及35.71%。此外,我们注意到,高管持股数量最多的为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该行业高管持股市值也相对最高,达到490.19亿元。但是,高管持股市值占总市值比例最大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达10.08%,虽然该行业高管持股公司占比仅为62.89%,低于平均水平。

建筑业、电子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高管持股市值占比亦相对较大,分别达到6.54%、6.16%、5.77%及5.34%。而综合类、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高管持股公司比例虽然相对较大,但其持股市值占比却十分小。整体来看,A股市场上高管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1.5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保险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占比及持股市值占比均很小,但其持股高管的平均人数并不少,在1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8位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平均每家公司持股的高管人数近7人,为所有行业中最高。其中北京银行持股高管达18人,中信证券、南京银行持股高管均达12人,宁波银行持股高管也达11人。

在高管持股市值占比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为制造企业。从更为细分的行业来看,分布于14个行业中。其中有11家公司集中于信息技术业,占前50位的22%;有8家公司集中于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6家公司集中于电子制造业。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较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信息技术业等行业中民营经济成分相对较为发达。

高管持股不等于公司好业绩

高管持股造就了众多“股市富翁”。截至2007年底,持有本公司股票的4342个高管合计持股市值达15.15万亿元。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的高管有345名,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有50人,共拥有1205.63亿元的财富。其中持股市值最大的为苏宁电器(002024.SZ)董事长张近东,拥有市值达307.46亿元的公司股票;而金发科技(600143.SH)董事长袁志敏持股市值达53.51亿元,位列第二。我们注意到,在高管持股市值前50位中,就职于中小板企业的有38位;前100位中有81位就职于中小板企业。可见,在薪酬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高管持股成为中小企业激励高管的一大重要方式。

作为高管激励的一部分,高管持股普遍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管理层经营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但“高身价”是否就一定意味着高贡献?高管持股是否能真正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推动力量?

答案或许会令人大跌眼镜。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931家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仅有421家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高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而高于所处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的公司仅有269家。有184家高管持股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仅低于行业水平及所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甚至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的状况,占比高达19.76%。

以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大小划分上市公司,我们发现持股市值占比的大小与公司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以2007年度的业绩表现为例。高管持股市值占公司总市值的比例大于70%的公司共有7家,但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的只有1家,占14.29%,净利润增长率高于A股市场整体水平的有2家,占比为28.57%。其中嘉应制药(002198.SZ)的高管持股市值比例高达75.00%,但其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0.4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及A股整体水平。

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处于60%~70%之间的上市公司共有8家,但没有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高于A股整体水平的也仅有2家公司,占25.00%。

而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处于20%~30%之间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的共有4家,占25.00%,高于A股整体的共有8家,占比达到50.00%。

高管持股市值低于10%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800家,而其中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的比例也最大,达到30.63%。其中丽珠集团、鹏博士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占比虽不到0.001%,但其净利润增长率均高于行业水平及A股市场整体水平。

可见,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虽然持有大量的公司股票,但他们却未能令公司业绩脱颖而出,实在令人遗憾。

此外,我们注意到,在整体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有87家ST或*ST公司,占比达8.90%。高管持股亦难以拯救这些公司濒临退市的命运。

多分红是持股高管的最爱

在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我们统计2007年年度分红的公司,共有534家,占全部高管持股公司的54.6%,而全部A股中2007年分红的公司有788家,占比49.4%,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不到。

而在这978家上市公司中,又有285家上市公司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持续分红。同样,我们也统计了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自2005年以来从未分过红的上市公司,共有306家。而这些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总市值占比平均仅2%不足,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占比平均仅6.69%。

在所有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较高的有14家公司,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持续分红。而且在这一轮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

不难看出,往往这些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和抗跌能力要相对略强一些,相反那些分红能力差、抗跌能力弱的公司,高管持股的比例相对也要小一些。自然这也在情理之中,相信没有哪位高管手里握着大把自己公司的股票,不想方设法提升公司业绩,以期自己手中的股票也可以大大升值。当然,借利套现的不算。

我们对这些持续分红与从未分红的高管持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就其行业来看,以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红能力最强,其中全部11家采掘业上市公司,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分红表现,且有6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而交通运输仓储业的32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但也有6家公司3年均未分过红。而这些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则以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服装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为主。

此外从2007年累计单位分红来看,年度累计单位分红超过0.1股的有355家公司,而他们的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则相对要高,占比总市值平均值为6.63%,占比流通市值平均值为26.56%。

我们从这355家公司中再剥离出年度累计单位分红超过0.5股的31家公司,计算其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则其持股总市值占比12.25%,流通市值占比49.12%。可以肯定的是,分红越多的公司,其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就越高。自然,公司分红“持股者”有份,持股多的高管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弱市期间略显抗跌

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15日,上证综指从5729.96点跌至2414.57点,跌幅达57.86%。我们考察了与此同时,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的涨跌情况,平均跌幅47.24%。可以看出,高管持股的公司在这一轮弱市中的平均跌幅是要小于上证综指的跌幅的。

当然,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也并不是全部都能跑赢大盘的。我们从中筛选了跌幅高于60%的上市公司,共有305家。但从这305家公司的高管平均持股数603.23万股来看,明显低于978家公司的高管平均持股数875.39万股。虽然不是所有高管持股的公司的市场表现都尽如人意,但那些表现相对更差的上市公司,其高管的持股数量是明显不及市场表现略好的公司的。

同时,在2007年10月至今这轮下跌的熊市中,我们发现,在这978家有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有36家上市公司在这轮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这36家在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总市值平均占比5.8%,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平均占比16.84%。之前我们也有所统计,这978家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总市值平均占比4.71%,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平均占比15.39%。可见,这些抗跌能力相对较好的公司,公司高管持股市值的平均占比也较高。

我们对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高于这978家公司平均值4.71%的公司进行了筛选,共有174家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超过均值4.71%。从这174家公司自2007年10月至今以来的涨跌幅来看,平均跌幅43.78%,小于市场平均跌幅57.86%,也小于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的平均跌幅47.24%。

同理我们计算了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低于978家公司均值的这804家公司的跌幅,为47.94%,比起高管持股市值占比高于均值4.71%的174家公司,要高3.46个百分点。反过来亦可印证,高管持股市值占比越高的公司,其在弱市中的跌幅相对较小,抗跌能力略强。高管持股上市公司大多低增长高分红

黄凤清 罗海兵

18

2008-8-25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罗海兵)股权激励寄托着上市公司高管一夜暴富的梦想,也寄托大小股东们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希望。但现在,梦想成真的同时希望却落空了。

在高管们身价飙升的同时,却未能为上市公司创造出相匹配的业绩。在公司受业绩增长所困扰的时候,高管们仍然热衷于以分红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钱包。

批发零售业高管热衷持股

截至2007年末,共有978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比2006年末增加60家,同比增长6.5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4.09%。参与持股的高管人数达4342人,比2006年末增加262人,而持股数量则同比增长66.31%。

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分布在22个细分行业里。其中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石油化学及塑胶塑料制造业、金属及非金属制造业所占比例较大,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57家、107家及81家。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医药及生物制品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以及综合类企业这四大行业中,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也均达到50家及以上。而由于行业内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木材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也相对较小。

从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在整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占比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发现最热衷于让高管参与持股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其高管持股公司数量为75家,占整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82.42%。其次是电子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占比分别达到71.64%及70.83%。而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等这些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高管持股公司的占比较小,分别只有27.27%、35.48%及35.71%。此外,我们注意到,高管持股数量最多的为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该行业高管持股市值也相对最高,达到490.19亿元。但是,高管持股市值占总市值比例最大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达10.08%,虽然该行业高管持股公司占比仅为62.89%,低于平均水平。

建筑业、电子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高管持股市值占比亦相对较大,分别达到6.54%、6.16%、5.77%及5.34%。而综合类、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高管持股公司比例虽然相对较大,但其持股市值占比却十分小。整体来看,A股市场上高管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1.5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保险业高管持股公司数量占比及持股市值占比均很小,但其持股高管的平均人数并不少,在1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8位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平均每家公司持股的高管人数近7人,为所有行业中最高。其中北京银行持股高管达18人,中信证券、南京银行持股高管均达12人,宁波银行持股高管也达11人。

在高管持股市值占比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为制造企业。从更为细分的行业来看,分布于14个行业中。其中有11家公司集中于信息技术业,占前50位的22%;有8家公司集中于机械设备及仪表制造业,6家公司集中于电子制造业。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较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信息技术业等行业中民营经济成分相对较为发达。

高管持股不等于公司好业绩

高管持股造就了众多“股市富翁”。截至2007年底,持有本公司股票的4342个高管合计持股市值达15.15万亿元。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的高管有345名,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有50人,共拥有1205.63亿元的财富。其中持股市值最大的为苏宁电器(002024.SZ)董事长张近东,拥有市值达307.46亿元的公司股票;而金发科技(600143.SH)董事长袁志敏持股市值达53.51亿元,位列第二。我们注意到,在高管持股市值前50位中,就职于中小板企业的有38位;前100位中有81位就职于中小板企业。可见,在薪酬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高管持股成为中小企业激励高管的一大重要方式。

作为高管激励的一部分,高管持股普遍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管理层经营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但“高身价”是否就一定意味着高贡献?高管持股是否能真正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推动力量?

答案或许会令人大跌眼镜。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931家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仅有421家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高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而高于所处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的公司仅有269家。有184家高管持股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仅低于行业水平及所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甚至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的状况,占比高达19.76%。

以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大小划分上市公司,我们发现持股市值占比的大小与公司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以2007年度的业绩表现为例。高管持股市值占公司总市值的比例大于70%的公司共有7家,但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的只有1家,占14.29%,净利润增长率高于A股市场整体水平的有2家,占比为28.57%。其中嘉应制药(002198.SZ)的高管持股市值比例高达75.00%,但其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0.4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及A股整体水平。

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处于60%~70%之间的上市公司共有8家,但没有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高于A股整体水平的也仅有2家公司,占25.00%。

而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处于20%~30%之间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的共有4家,占25.00%,高于A股整体的共有8家,占比达到50.00%。

高管持股市值低于10%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800家,而其中净利润增长率高于行业水平的比例也最大,达到30.63%。其中丽珠集团、鹏博士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占比虽不到0.001%,但其净利润增长率均高于行业水平及A股市场整体水平。

可见,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虽然持有大量的公司股票,但他们却未能令公司业绩脱颖而出,实在令人遗憾。

此外,我们注意到,在整体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有87家ST或*ST公司,占比达8.90%。高管持股亦难以拯救这些公司濒临退市的命运。

多分红是持股高管的最爱

在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我们统计2007年年度分红的公司,共有534家,占全部高管持股公司的54.6%,而全部A股中2007年分红的公司有788家,占比49.4%,占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不到。

而在这978家上市公司中,又有285家上市公司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持续分红。同样,我们也统计了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中,自2005年以来从未分过红的上市公司,共有306家。而这些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总市值占比平均仅2%不足,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占比平均仅6.69%。

在所有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较高的有14家公司,自2005年以来,连续3年持续分红。而且在这一轮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

不难看出,往往这些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和抗跌能力要相对略强一些,相反那些分红能力差、抗跌能力弱的公司,高管持股的比例相对也要小一些。自然这也在情理之中,相信没有哪位高管手里握着大把自己公司的股票,不想方设法提升公司业绩,以期自己手中的股票也可以大大升值。当然,借利套现的不算。

我们对这些持续分红与从未分红的高管持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就其行业来看,以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红能力最强,其中全部11家采掘业上市公司,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分红表现,且有6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而交通运输仓储业的32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但也有6家公司3年均未分过红。而这些从未分红的上市公司,则以建筑业、信息技术业、服装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为主。

此外从2007年累计单位分红来看,年度累计单位分红超过0.1股的有355家公司,而他们的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则相对要高,占比总市值平均值为6.63%,占比流通市值平均值为26.56%。

我们从这355家公司中再剥离出年度累计单位分红超过0.5股的31家公司,计算其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则其持股总市值占比12.25%,流通市值占比49.12%。可以肯定的是,分红越多的公司,其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占比就越高。自然,公司分红“持股者”有份,持股多的高管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弱市期间略显抗跌

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8月15日,上证综指从5729.96点跌至2414.57点,跌幅达57.86%。我们考察了与此同时,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的涨跌情况,平均跌幅47.24%。可以看出,高管持股的公司在这一轮弱市中的平均跌幅是要小于上证综指的跌幅的。

当然,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也并不是全部都能跑赢大盘的。我们从中筛选了跌幅高于60%的上市公司,共有305家。但从这305家公司的高管平均持股数603.23万股来看,明显低于978家公司的高管平均持股数875.39万股。虽然不是所有高管持股的公司的市场表现都尽如人意,但那些表现相对更差的上市公司,其高管的持股数量是明显不及市场表现略好的公司的。

同时,在2007年10月至今这轮下跌的熊市中,我们发现,在这978家有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有36家上市公司在这轮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这36家在下跌行情中不跌反涨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总市值平均占比5.8%,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平均占比16.84%。之前我们也有所统计,这978家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总市值平均占比4.71%,高管持股流通市值平均占比15.39%。可见,这些抗跌能力相对较好的公司,公司高管持股市值的平均占比也较高。

我们对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高于这978家公司平均值4.71%的公司进行了筛选,共有174家公司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超过均值4.71%。从这174家公司自2007年10月至今以来的涨跌幅来看,平均跌幅43.78%,小于市场平均跌幅57.86%,也小于这978家高管持股公司的平均跌幅47.24%。

同理我们计算了高管持股市值平均占比低于978家公司均值的这804家公司的跌幅,为47.94%,比起高管持股市值占比高于均值4.71%的174家公司,要高3.46个百分点。反过来亦可印证,高管持股市值占比越高的公司,其在弱市中的跌幅相对较小,抗跌能力略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