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中体产业17倍净利增长难掩主业尴尬

  
作者:任鹏宇
发布日期:2008-08-18
投资者报(记者任鹏宇)就在北京奥运会进行得热火朝天之际,中国股市却一片惨绿,哀鸿遍野。在本轮大跌中,前期风光无限的奥运板块也厄运难逃,其中,有“奥运第一股”之称的中体产业(600158,SH)自8月10日起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

而就在8月5日,中体产业刚刚发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预报,公司1-6月共实现营业利润2.84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171.54%,实现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773.91%。

中体产业是中国体育产业规模最大的股份制企业,同时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北京奥运会的服务业中,中体产业将在奥运会开闭幕式策划、市场开发、奥运保险、奥运票务等诸多方面与奥组委进行深层次合作。但其良好的业绩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有专家指出,在经历前期恶炒之后,游资、机构近期开始大规模抛售奥运概念股,奥运板块“昙花将谢”。

“大家不要有幻想,股市有股市的规律,地产有地产的规律,不会因为一个奥运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公众预期奥运大涨截然相反的现实,似乎印证了经济学家郎咸平的忠告。

中报业绩主营略增

根据中体产业2008半年报显示,公司取得良好业绩的主要原因,是股权转让等非经常性损益收益增长较多所致。由于报告期内分别转让了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投资有限公司股权和惠州奥林匹克花园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股权,两项转让共使中体产业获得收益1.2亿元。

其中,中体奥林匹克花园投资有限公司4%的股权原为中体产业所有,另有15%为子公司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报告期内均一并转让给了海南博伦科技有限公司;后一项转让为惠州奥林匹克花园置业投资有限公司40%的股权,原为子公司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报告期内转让给了上海合邦投资有限公司。

两项转让收益合计约占净利润总额的75.47%。中体产业半年报显示,该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体产业净利润增长4123.23万元,同比增长840.41%,每股收益0.0564元,同比增长487%。

中体产业在半年报中称,公司主营业务也有所增长。中体产业主营业务包括体育产业、房地产业务以及机票代理和传媒等业务。半年报显示,中体产业主打产品收入和成本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两因素相互抵消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由2007年上半年的1.58亿元增升至1.93亿元,增幅约21.51%。

公司同时预计,2008年1-9月份累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0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803.31万元。

此外,中体产业还拟于本年度中期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以总股本7.3亿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0.4股。而完成上述转增后,公司资本公积金尚余402.18万元。

地产业务利润萎缩

对于中体产业净利润增长17倍的原因,新东风价值无忧网分析师陈祺分析,一是尚未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二是由于以前的净利润基数较低。而鉴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仅0.0564元,陈祺指出,中体产业的投资收益不具备可持续性,从主营利润看,近30倍的市盈率明显偏高。

尽管中体产业所属行业为“其他社会服务业”,但中体产业的绝大部分利润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开发的收入。2007年中体产业体育赛事毛利润为3312万元;而房地产毛利润则达49093万元。中体产业前董事长魏纪中坦承,在中体其产业布局中,与奥运直接相关的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是很少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目前,全国44个城市中已有55个奥林匹克花园项目。而2007年中体产业业绩相比2006年之所以能够实现翻番式的增长,也是有赖于体育主题地产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奥龙计划”的成功。

但房地产行业近期的低迷,拖累了中体产业主业的经营业绩。根据中体产业的中报数字,公司的当前预收账款有所减少,而预收账款是房地产公司重要的盈利先行指标,预收账款同比减少,预示着将来可结转的项目利润将减少。

在接受8月初《投资者报》采访时,中体产业确认了这一变动。

体育项目盈利模式不清晰

作为奥运会的特许零售商和奥运会最直接的受益者,中体产业除已在全国开设了17 家奥运产品特许零售店外,还中标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场馆临时销售权,拥有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开设特许商品零售中心店、“鸟巢”、“水立方”等重要场馆开设零售店的权利。目前,上述店面已全面准备完毕,人员到岗、货品充足,进入了正式销售阶段。此外,中体产业还是奥运会票务代理独家供应商,并为多家奥运赞助商、独家供应商提供奥运体育营销咨询服务。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奥运会门票销售工作。

据悉,中体产业目前已在通过多种途径为未来铺路,计划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加强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国际重大赛事的联系,力争形成有效的合作;并且在时机成熟时,将会与相关国家奥委会合作,进一步推广奥林匹克文化广场。

对于当前公司与奥运相关的经营活动,中原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魏博认为,不论是票务代理供应还是奥运特许产品经营等对公司收益来讲都是一次性的贡献,不可持续。

陈祺指出,中体产业体育产业类的项目盈利模式仍然不够清晰,奥运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疑问。陈祺提醒,由于市盈率偏高,大小非已经流通,且当前主营业务前景难以预料导致的长期收益不确定风险,中体产业目前还属于高风险类别。陈祺认为,从长期而言,中体产业的股价必定会回归其价值,中体产业已走上漫漫价值回归之路。

休闲产业前景广阔

房地产陷入低潮而前途未卜,但中体产业旗下另外的主营业务体育休闲产业未来前景却相当乐观。据行业专家估计,体育休闲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奥运会后的10年内将有望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体育产业除了包含竞技体育中的门票、广告、转播权、冠名权、特许经营权之外,还包括了体育用品业、体育赞助业、体育旅游业、体育明星经济、体育无形资产等诸多休闲产业。由于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中国体育休闲产业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GDP水平即将超过2500美元,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将大大提速。

奥运会带给中体产业的影响究竟能有多长远,关键在于中体产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其在参与多项奥运项目时对品牌的提升。中体产业已经“抓了一副好牌”,今后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牌打好,抓住奥运机遇,尽快确立长期稳定的增长模式。

不过,专家也提醒,体育休闲产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且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偏低,因此中体产业的在这方面的项目不会很快带来业绩的大幅提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