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百亿难挡 QFII、游资做空奥运
此前,A股“维稳”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新华社连发7篇社论,政府部门也表态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很多人都在期盼奥运期间,A股将有较好表现。
但让大多数人意外的是,在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召开之日,上证指数破位暴跌4.47%,A股市场投资者遭遇了“黑色星期五”,其情形与1997年香港回归有些相似。并在其后的交易日里势如破竹般连续跌破2600点、2500点、2400点关口,甚至在8月13日盘中又一度击穿一百点大关——2400点。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北京“鸟巢”以及各大奥运会赛场上,奥运参赛者激烈的角逐竞技正上演着别样的精彩,中国队气势如虹连夺桂冠。
一时间,坊间盛传A股暴跌是国际热钱趁奥运之际搅局,A股正在上演保卫战。那么,2500点失守真相是否真如传闻所言?从上交所提供的盘后统计数据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大卖单领头做空
8月8日,大盘指数开盘即逐波走低、终盘暴跌121点、共有近300只个股跌停。8月11日,大盘惯性低开再创新低,当日大盘再次暴跌135点、个股跌停数量近600只。
在这两日,是谁大肆做空、制造了连续暴跌?《投资者报》统计此期间的沪市卖单情况发现,最初是50万至100万元的大卖单,在造成市场大跌后,5万至50万元的小卖单紧随其后涌出(见图1、图2)。这意味着:是一些大机构领头做空,在打压普通投资者期盼的“奥运行情”、使之心理遭受重创之后,转而跟随做空。
根据盘口统计可知,8月8日,沪市50万元至100元的大卖单占总卖单比重最大,占比达29%,显示当日大单抛压对股指影响很大,极有可能有机构至少是中、大户在蓄意打压股指。而8月11日,在总卖单中,5万元至20万元的中小卖单占总卖单的比重最大,占比约达30%;如果将5万元至50万元的卖单合计统计,则其占当日总卖单的50%,显示中小投资者在8月11日充当了做空主力。
QFII、“不明资金”持续卖出
从上交所TOPVIEW数据看,在8月8日、11日,A字头的营业部席位是做空的主力。其中,A字头普通席位共卖出32亿元、券商席位共卖出4.1亿元,市场所普遍认可的4家QFII席位在8日净卖出近1.5亿元、11日则净买入0.56亿元(沪市资金进出、席位买卖情况见表1、表2)。
在上述卖空者中,QFII无疑最吸引市场关注。关于QFII,在A股市场上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的有之,将其视为抄底高手的亦有之。在奥运会召开前夕,坊间流传一则传闻,即海外热钱会在奥运会期间或奥运会后迅速撤退A股市场,从而导致市场大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今年7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可知,6月份热钱从我国流出190.94亿美元,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热钱单月流出。这一数据似乎为上述传闻提供了一些佐证。
上交所TOPVIEW数据则显示,在股市暴跌的上述两个交易日内,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净卖出2.4亿元。在其所操作的47只股票中,其对大盘蓝筹银行股的抛售不遗余力。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都位居其抛售个股前10名。并且,该席位还在中国平安上做空。
而另一家QFII——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则以两日内净卖出1.2亿元“位居”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之后,在其买卖的31只股票中,重点减持的个股除了与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巧合”——重点抛售银行股外,其还重点减持了中国远洋与中国人寿等大盘蓝筹股。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股曾是QFII在7月份增仓的重点板块,多家QFII在奥运之前增仓对大盘点位起决定作用的银行股,并选择在奥运期间低价抛售,高买低卖难逃蓄意做空奥运股市之嫌。
A字头普通席位的操作,多被视为散户所为,但有分析人士怀疑:散户力量并没有这般强大,在上述散户席位中,可能有不为人知的资金暗藏其中,并且占据8月8日总卖单30%的50万~100万元的大卖单,也绝不是一般散户所能抛出的。
部分券商大规模逃离A股
部分券商自营席位持续做空,一些重点私募席位则在做空之后、反手做多。
8月8日,在沪市净卖出上千万元的券商自营部,包括:国信证券营业部、华泰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营业部、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平安证券营业部、东方证券营业部、上海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营业部等。8月11日, 该名单中除了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上海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营业部,其余大都继续做空。
在券商自营席位中,国信证券营业部在上述两日共净卖出4.5亿元,成为期间A股市场上的“空军司令”。
8月8日,包括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与银河证券宁波和义路在内的20家重点私募,也身处做空行列、当日共净卖出2亿元。
8月11日,重点私募则“空翻多”,净买入了2.5亿元。当日,所谓的散户席位(除去券商自营席位、重点私募席位与4家QFII席位的A字席位)与券商自营部在当日分别净卖出12.18亿元和3.35亿元。
“国家队”百亿护盘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8日、8月11日的连续暴跌中,市场资金连续两日表现却为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合计达60.9亿元,其中仅8月11日的资金净流入金额就达45.84亿元。
仔细分析可知,此次资金的净流入,与来自多方阵营的基金力量密不可分。在以上两个交易日内,基金的资金净流入金额达到96亿元,以华夏、长城、中邮基金“三剑客”为首的基金公司明显成为该段期间股市维稳生力军。通过持仓及账户统计可知,券基账户在沪市持有流通股占盘比急升0.12%,成为6月10日股指十连阴以来,券基增持最多的两个交易日。
就在A字席位资金从A股市场迅速撤离,QFII涉嫌抛售银行股等大盘蓝筹压低股指之际,以华夏、长城、中邮基金“三剑客”为首的众基金形成了少有的默契,开始合力进场维稳。8月8日和8月11日,基金合计净买入金额达96亿元,其中,买入134亿元、卖出38亿元。在参与交易的59家基金公司的席位中,有48家在积极买入,仅有11家为净卖出,但从基金净卖出金额来看,其卖出动能明显不足。
在积极买入的48家基金席位中,净买入金额位列前3位的基金公司分别是代码为2518的华夏基金、代码为2526的长城基金与代码为2498的中邮基金。这3家基金在股市暴跌时组成了“维稳三剑客”,他们之中,华夏基金以净买入19.88亿元位居三者之首,其余两家基金公司则分别净买入11.93亿元和9.35亿元。
分交易日来看,8月8日,以华夏、长城、中邮基金为首的众基金公司充当了当日股市的护盘者,当天共净买入39亿元,成为当日多方中流砥柱。
8月11日,以华夏、长城、中邮基金“三剑客”为首的众基金公司再次力挺大盘,在股指失守2500点之际,努力“维稳”。
此外,前期持续做空的T字席位转而在暴跌中买入,协同基金成为护盘力量。8月8日,T字头席位净买入0.4亿元;8月11日,T字头席位的净买入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增加、达到3.9亿元。
10只基金沪市做空
经过深度数据统计可知,在两个交易日内,银行、证券保险、土木工程、煤炭及炼焦和石油化工等5大板块成为基金主要增仓板块。而军工机械、普通有色、服装制造和包装印刷等4大板块则是基金重点撤资板块。
通过席位追踪可以发现,8月8日和11日两个交易日内,华夏、长城、中邮3大做多主力的资金流向。
作为多头先锋的华夏基金,其旗下的17个交易席位在两个交易日内买卖了84只股票,其中,做多股票75只,做空股票9只。其做多方向集中在银行股与其他大盘蓝筹股上。而其做空个股则主要为山东黄金和宝钢股份等。
在此期间,长城基金旗下的6个交易席位买卖了30只股票,其中做多28只,做空仅2只。其做多方向集中在钢铁股和银行股上。据统计,长城基金净买入最多的两只股票即为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分别净买入2.5亿元和1.7亿元。其少量做空的2只个股则分别为川投能源和金发科技。
而以灵活操作著称的中邮基金则紧随华夏、长城之后,为A股市场维稳贡献力量。其旗下3个交易席位共计买卖了27只股票,其中做多17只,做空10只。其重点增仓板块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和通信等。但相对于华夏和长城基金,中邮基金对银行股的增仓是有选择性的,在其增持浦发、招行和南京银行的同时,则减持了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夏、长城、中邮等基金积极进场“维稳”之时,泰达荷银、中海基金等10家基金席位则在轻度减仓,将一部分资金撤离股市,成为了维稳行情下“不听话”的基金。经统计可知,这些基金主要减仓板块涉及煤炭、医药、化工和银行板块等。
可是,显而易见的是,在市场暴跌200点之际,听话与不听话的基金同样面临尴尬。
通过近期大盘走势可知,上述48家积极买入的基金席位,其在A股市场上不遗余力地投入近百亿元资金不但未能护住股指的稳定,更是令自己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悉数被套。
(文中所提基金公司与席位于此前未见争议,不排除疑似可能)
- 解救奥运暴跌 | 2008-08-15
- 抗跌明星股陨落基金丢失避风港 | 2008-08-15
- 长不大的“袖珍金鹰” | 2008-08-15
- 小基金公司濒临生存危机 | 2008-08-15
- 美货币政策转向可能诱发金融危机 |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