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行短炒谋利香港地产股
进入7月份,以房利美及房地美为首的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曝出财务状况恶化的消息,美国地产及银行类股票大幅下挫,同时,美国政府也紧急展开“救火行动”,除了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资金支持外,还采取了包括接管倒闭的房贷机构、特批3000亿美元救市等行动。
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国际大投行对其他地区市场的资本争夺,其中以7月的香港股市表现尤为明显。
“两房”暴跌暴涨
“次贷危机的影响会很深远,最少需要2到3年时间消化。”商务部美洲与大洋洲研究部博士王立认为。
7月7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表报告称,由于新的会计条例将表外资产证券化项目移入资产负债表内,房利美和房地美将不得不筹资750亿美元以计提更多损失准备金,两家信贷公司很可能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此消息一出,房地美和房利美当日股价随即暴跌18%和16%,并由此开始了一周的狂跌之路。
7月11日,两家公司直接以50%的跌幅开盘,美联储当即发表向两家公司开放贴现窗口的言论,但收盘时房利美股及房地美股价仍下跌22%和3.1%。一周内,两只股票遭遇腰斩,跌幅达到45%和47%,创造17年来的股价最低点。受此影响,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三大指数当日同时下跌,跌幅分别为1.7%、1.9%、0.3%。
为避免形势恶化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房地美和房利美大跌之后,美国政府立即提出多项援助计划稳定市场信心。
7月13日,美联储表决通过授权决定,在必要情况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可以给予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直接贷款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同日,美财长保尔森发表声明,财政部将要求国会批准,在需要时无限制地购买两家公司股票并出借更多资金。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大机构获得的政府支持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受政策利好驱动,7月14日,房利美与房地美公司股价在早盘增幅一度猛冲至31.7%和26.5%,但随后又急转直下,最终收于9.73美元和8.2美元,跌幅分别为6%和7.11%。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三大股指也分别下跌0.41%、0.9%、1.17%。
7月2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价值3000亿美元的法案,旨在拯救美国房地产市场。
在房利美和房地美遭遇破产质疑的同时,一些大量涉及抵押债券业务的机构同样令人担忧。分析人士担心,目前多家投行面临着破产威胁。与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一样,一旦众多大投行纷纷倒闭,将会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沉重打击,并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短炒香港地产股
由于香港股市与美国股市极大的关联性,美国的地产风波随即在港股地产板块上得到显现。
7月15日,在美国“两房”事件引发的金融业危机,以及内地从紧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香港市场地产股近乎全线跳水,合生创展、合景泰富均跌逾12%,同时华润置地、世茂房地产、雅居乐地产、富力地产均跌逾9%。7月23日,美国政府拯救房市的消息一出,恒指大涨2.69%,地产板块领涨大盘,其中富力地产大涨8.09%、世茂房产升9.60%、合生创展涨9.67%。
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7月份香港地产板块剧烈起伏,离不开外资投行在地产板块频频做出的动作。大幅震荡的富力地产,更是成为投行操作的热门股票。美国次贷危机的后遗症通过外资投行快速传导到香港股市,部分投行在港股地产板块中的表现值得玩味,尤其是摩根大通,在短期内的大笔进出获利颇丰。
据联交所信息显示,从6月25日开始,摩根大通席位增持富力地产的资金达6.92亿港元。之后,从7月11日开始,摩根大通两次减持富力地产,持股量由18.95%下降至15.43%,大笔买进卖出间隔不到半月。
7月29日,摩根大通发布调低6家中国地产股评级的报告,其席位继续减持富力地产6684.89万港元。受此影响,当天香港地产股再次领跌大盘,其中富力地产跌幅为4.45%。
在地产板块涨跌互现的7月,摩根大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富力地产为例,瑞银席位在一个月内对该股操作13次,到7月底好仓(即看多仓位)比例为20.02%,净增持2.03亿股;摩根士丹利席位进出18次,月底好仓比例19.01%;德意志银行席位也净增持4950万股,月底好仓比例为4.88%。
“外资投行在香港市场上利用事件性机会买卖地产股,而且与美国当局的救市步伐如此一致,这明显就是借机炒作再套利的行为。”香港英皇证券某研究人士认为。
广州某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投行做短线炒作套利是一场不对等的游戏”。他认为,投行除了证券承销、证券经纪等业务,其自身也是市场交易的参与者,依靠掌握的信息及资本上的强势进行短线套利难度不大。
除了各大投行,国际对冲基金也在加入这一行列。据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大型对冲基金Sloane Robinson LLP于7月28日以17.118元的每股平均价,增持了267.16万股富力地产,涉资逾4573万元,增持后其持股比例由早前的6.98%增至7.25%。
“次贷危机不息,美国地产和金融行业的阴云不散,外资投行对香港地产股的短线炒作就不会轻易停手。投行在香港市场上做短线套利的同时,也在把次贷后遗症的风险嫁接过来。” 英皇证券研究人士表示。
- 浏阳花炮高管趁游资炒作套现约1200万元 | 2008-08-06
- A股“维稳”何以多舛 | 2008-08-06
- 奥运后A股市场将渐趋稳定 | 2008-08-06
- 便宜股:是价值低估还是价值回归? | 2008-08-06
- 反垄断法将冲击A股 “50强” | 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