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财政”多补农业、社保
此前,对于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方向是松是紧,一直存在着争议,但专家这次对财政政策走向似乎没有太大分歧,一致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会进一步放松,进行结构性调整。当然,怎样放松,各方面还有争论。
紧货币、松财政
“上月刚买了一辆车油价就涨了,听说以后价格放开后油价还要涨,早知道就买个更省油的了。” 在青岛一家轮胎厂工作的于敏一脸无奈地向记者抱怨。同时她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厂子近日正在酝酿轮胎涨价的事儿,“这几个月来橡胶价格涨了近 30% ,很多大的轮胎厂早就提价了。现在钢也涨价,我看过不了多久,汽车也得涨!”
而另一方面,受信贷紧缩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很多沿海出口企业经营困难。深圳的一家磁性材料出口公司的老板孟华对记者表示今年的生意很不好做,“虽然没有濒临倒闭,但目前贷款也不像从前容易了,销量也不是很好。我这儿不是最惨的,你去广州看看死了多少企业。”
在今年前5 个月,中国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贸易盈余低于一年前同期的数额,出口企业正在经受严重生存危机。整个中国经济都在经受煎熬,一方面是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国际需求疲软, 2008 年迄今为止,中国的 GDP增长一直在放缓。
下半年宏观经济到底是倾向于“保增长”还是“压通胀”?财政部、发改委专家认为考虑到下半年通胀压力,从紧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属于正常范畴,财政政策会适度微调以拯救出口企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目前的通胀是成本输入型的通胀,国际油价、铁矿石、粮价都仍在高位,美国次贷危机的集中影响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集中爆发,所以不可盲目乐观。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宜放松,但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压力,也决不会进一步紧缩。”
他表示,目前的状况下判断央行不会加息。针对目前大量出口企业生存困难的问题,财政政策可适度放松,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减缓人民币升值等方法来盘活企业。国家目前不可能直接投资于大的项目,因为投资下降的原因在于出口的不景气,给予相关行业税收和其他政策的优惠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压通胀、保增长
“通胀的压力没有减缓,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上调、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进口价格上涨, PPI 将在下半年维持较高的水平,并很可能会最终传导到 CPI ,导致CPI 再次升高,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国家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目前已有的各项指标来看,经济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如果经济出现硬着陆则危害更大,因此必须把保经济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他表示,从 1 至5 月份的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胀率及投资增速均有所放缓,但大部分经济学家估计,今年的 GDP 增长大致还能保持在 9%至10% 的水平,“只要GDP增长率不低于8% 就属于可以接受的正常范畴。”
“在20世纪90 年代后期,中国的增长目标是‘七上八下’或‘保八’ ,而且在当时还面临着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下岗职工达到 2800 万人,在那样严峻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出现社会动荡。” 刘尚希说,“我认为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谈不上太低,沿海出口企业虽然面临生存困境,但中西部的投资还是比较旺盛的。今年宏观环境导致一些出口企业死亡,也有积极的一面。”
他认为,依赖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本来就是我国出口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逐步减少的对象。对于那些技术含量较高,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可以采取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以及补贴支持等政策,这样既可以盘活企业资金,又能减轻财政的负担。
另据一财政部官员透露,各类经济指标放缓政府早在关注,内部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目前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组合很有可能被采纳,但奥运期间应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下半年的通胀形式,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适度放松财政政策将是加快经济增速,防止经济硬着陆的良方。
补农业、补穷人
对于财政究竟如何放松,在当前宏观形势下未来财政支出在各领域如何调配,专家意见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非常大。“去年可能是历史上对‘三农’ 投入增加数量最多的一年,实际投入达4200多亿元。预计2008年的增长额会超过 2007 年,可能会超过千亿元的增长。” 国家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苏明认为,财政是政府保护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国际粮价今年大幅上涨,中国要想独善其身必须把好农业关,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物价、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在于:支持那些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低、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性、开发性或有示范效益的项目,如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投资,这是其他农业投资主体所难以承担的,也是政府财政保护农业的重点所在。
国家经济信息预测部研究员祝宝良认为,除了加大在农业上的投入,国家下一步将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1至5 月份,财政支出增长了 31.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就增长 41.2% ,可见国家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重视。”祝宝良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在物价逐步调整的过程中,应继续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同时鼓励财力充裕的地方政府,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进一步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相进行物价补贴,稳定物价预期,扩大消费与内需。还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继续促进就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今年出现的价格管制给很多企业大量的财政补贴,财政工具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应在生产环节进行补贴,这虽然能暂时缓解不断上涨的 CPI, 但从长远看将导致新生产者比价关系的混乱。随着价格管制的逐步放开,财政补贴可转移到消费领域。
- 地震摧毁灾区政府财源 财政部建议先节约后补助 | 2008-07-10
- 财政部:燃油税将取代公路养路费 | 2008-07-09
- 社保基金考评12券商 中金、招商获认可 | 2008-07-07
- 社保基金考评12券商 中金、招商获认可 | 2008-07-04
- 地震摧毁灾区政府财源财政部建议先节约后补助 |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