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平安海外扩张受阻120亿浮亏

  
作者:肖君秀
发布日期:2008-07-14
投资者报(记者肖君秀)“平安参与苏格兰皇家银行70亿英镑保险业务竞投”一事,又一次被中国平安明确否定,而早前“平安或洽购宁波银行5%股权”也被宁波银行方澄清。自从今年3月20日平安通过平安信托以9.6亿元拍得许继集团100%股权后,至今已近四个月在大型收购事件上悄无声息。

中国平安7月2日公告称欲再度出资7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8.1亿元),用以认购富通集团5%的新股;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富通集团就已经计提相关资产15亿欧元,由此也导致富通集团去年盈利水平下降48%,以及股价大幅下挫,而平安恰在此时通过在海外二级市场上投资约20亿欧元入股富通投资,但是随着次贷危机蔓延,平安投资富通的浮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30亿到60亿,直至现在的120亿元人民币。

去年10月平安抛出1200亿元在A股增发融资计划已经被一拖再拖,今年已经不大可能成行;加上平安今年的业绩受到严峻考验,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平安不得不暂停高歌猛进的收购步伐,首先着手处理上述头痛的三个难题。

富通成海外扩张“亏损版”

平安首次出海收购“呛水”,成为平安海外扩张的亏损版本,对平安今后的收购造成了明摆着的负面压力。海外并购和经营对于平安来说尚是新课程,平安的百元股价飞流直下跌破40元关口的时候,投资者又一次将责任之剑指向“富通收购案”,虽然平安公告称在半年报中不对投资富通的浮亏进行计提,但此笔浮亏对今年业绩影响已经造成。不过富通对于平安来说是一项长期投资,远期的收益仍然值得等待。

中国平安去年海外收购富通导致的近120亿元巨额浮亏,与前年花费49亿元获得深商行去年净利润即达15.37亿元形成了鲜明对照。平安出海收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这巨额浮亏对平安形成了较大压力。去年平安实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丰收年净利达155.81亿元,而富通的浮亏已相当于去年净利的4/5;前年平安实现净利59.86亿元,则富通的浮亏相当于该年净利的两倍,可以说这笔巨额浮亏对平安是一个沉重打击。

近日,经平安内部人士证实,平安拟斥资8.1亿元用以认购富通集团5%的新股,平安在巨额浮损面前仍然激流勇进再度增持,在于富通新股发行后,平安原持有的股份被稀释,增持是为了维持最大单一股东的位置。平安为何如此看好富通,力争维持在富通第一大股东位置?

董事长马明哲表示,入股富通可以加快缩短平安与国际的差距。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约翰·皮尔斯则称,这项交易在2008年不会为平安带来很明显的财务收入,但却会有很大的协同效应,协助平安在各个方面吸引欧洲领先金融机构的经验。东方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王小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平安投资富通是一项长期投资,而富通的股价在1990年~2006年表现一直很好,总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7%,所以短期的浮亏并不代表投资失败,应该将之放到更长远的利益来看。

收购缺钱扩张陷“尴尬”

平安收购富通花去的230亿元以及浮亏的120亿元,实际上已经给平安的资金带来紧张压力。平安如果想下一步进行大规模收购行动,必需进行大规模融资。1200亿元的“天量融资计划”原本就是打算继续扩张并购的,而且平安本已经有了初步看好的新项目,但当下出现富通亏损样本,又暂时不能融资圈钱,收购只好被高高地搁置。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平安已经初显资金压力。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平安净资产为941亿元,与去年年末相比下降幅度为12%。对于净资产下降的原因,平安高管团队称是由于权益投资资产缩水、海外投资占比逐渐提高。平安高管还承认,一季度对一些股票进行了适度减仓并增加了一些固定收益类投资项目。

资本金的不足与扩张所需大量资金,都是摆在平安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对于平安1200亿元融资计划的解释中,马明哲 3月20在上海举行的记者会上称:融资计划主要是为了补充平安旗下9家子公司的资本金,平安的子公司资本金有较大的缺口,每家公司的资本金都在市场平均的较低水平。融资除满足平安旗下子公司资本金需求外,还将用于平安进行经政府批准的国内外投资。不久前马明哲透露,平安已有一个需要巨额资金的新项目,但仍需监管部门审批,目前未能披露。

显然,国内这个新项目是平安下一次扩张收购的大目标,但平安表示,鉴于现阶段资本市场较为波动,再融资申报的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公司现阶段(即日起至少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公开增发A股股票的申请。同时,该公司将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者承受能力,慎重考虑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和发行时机。

搁置增发转向发债,或许是平安权衡利弊之后的又一“创举”,但投资者什么时候能够承受,平安的股什么时候企稳走高,这些都是平安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平安不得不暂时收起扩张的“野心”。资本市场调整之机往往是收购良机,但平安在收购富通上的备受“指责”使之再次收购处于两难的境地。

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对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规定:保险公司重大投资运用公司资本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该机构上年末实收资本扣除累计亏损的40%,平安投资富通集团和富通投资管理公司已经动用了大概450亿元的资金。如果再大量动用资本金对外投资,势必会受制资本金不足的约束,从长期来看,从构建综合金融平台的角度出发,在东北证券分析师赵新安看来,平安的再融资计划一定会进行的,只不过融资方式可能会有所修改。

中报业绩受影响不大

对于平安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奉献上一份亮丽的中报,扫除投资者对于平安业绩的重重忧虑。

在前段时间平安股价跌跌不休之际,7月3日平安紧急出公告,称“按照新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也就是说,投资富通集团浮亏不会影响中国平安中报业绩。平安一季度实现了可观的收益,业务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平安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4.12亿元,同比略减4.7%;实现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了26.23%;保费收入增长良好,一季度实现已赚保费收入325.44亿元,同比增长33%,虽然低于中国人寿(601628)40%的增速,但增长势头良好;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由去年同期的131%、去年末的127%,下降为目前的90%,保险业务实现了实际盈利。公司1-5月的保费保持了较快增长,1-5月保险收入达到571.3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寿险和产险保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9%和31.3%,个险已经成为公司保费收入的主引擎。尽管平安中报的业绩充满了“喜悦”的气息,但王小罡认为富通对中报业绩的影响不可避免,“按国际准则,每股收益可能下滑20%左右,净资产下降将比一季度下降的12%还要更高一些。” 另外他认为“税务门”不会对中报造成影响,“一般税务检查从3月开始,要到9月才结束。”

平安中报的大考应该能够交出一份尚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如果富通的股价不能大幅度提振的话,且如果税务检查存在补交税款的话,平安将很难逃年报“大考”。不但富通近120亿元浮亏由于时间过长必须计提减值准备,而且补交税款也将导致净利大幅度下降。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