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2566点是市场大底

  
作者:戴建平
发布日期:2008-07-14
投资者报(记者戴建平)“2566点市场大底已现!或许还有反复,但是应该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击穿2500点区间的低点了。”7月上旬,一家政策背景很强的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对《投资者报》记者称。

过去几年,这家私募机构对国内股市的走势判断相当准确:在1000点附近市场还在犹豫和恐慌的时候,最早发出“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1000点”,也在6000点附近发出清仓指令。近日,该私募基金已经全力买入。

A股投资价值显现

“在熊市中,唯一能支撑你信心的,就是你持有的投资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你坚信所持有的投资品物有所值,拿着也就放心。”长期操作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GRANDPINE PACIFIC投资人李永安称。此时,上证综指已经历了8个月的快速下跌,市值跌去60%。

6月23日,中金公司发布了题为《经济软着陆下价值渐现》的2008年下半年股票市场策略报告。这份报告称,相对于许多别的新兴市场,中国政府对这一轮经济调整采取了更多的应对措施(货币政策调整、控制产能扩张、人民币升值以及近来的能源价格调整等),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在未来5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8%至10%的高速增长,通胀得以有效控制。基于对A股市场中长期盈利和资本回报率的假设,中金认为,A股长期的合理市盈率在20倍左右的水平。

根据中金公司的估算,截至6月23日,对应当天2760点的上证收盘指数,A股2008年动态市盈率已跌至16倍的超卖水平。出现超卖调整行情的原因,中金公司归结为两点:散户化的投资者结构导致的恐慌性下跌,以及限售股解禁压力。并称,在经济软着陆预期下,股市拐点的出现取决于通胀的走势。如果通胀能够得以有效控制(由于能源价格上调导致全球油价回落,或者经济需求放缓导致通胀压力减缓),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有望出现转向,股市拐点出现。

几乎是同时,另一著名投行中信证券发布的对银行股的评估报告称,国内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和国际市场提早接轨,对应大概2倍至4倍的市净率,而这些底部突然杀跌的银行股的盈利还在继续高速增长,保持着远远高于国外同行的15%至25%的净资产收益率。7月上旬,7家A股银行类上市公司密集公告中报大幅预增50%至150%不等。

深圳一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国内股市的大调整周期,事实上已经提前反映了经济放缓的预期。“连最著名的空头,过分看空的谢国忠也承认2500点大多数个股具备投资价值,谢国忠在过去几年一直看空,但从来没看对过,可能和他的外资代言人的背景有关。如果连他也仅仅是看到2500调整结束,那么这个点位就肯定到不了。”这名私募基金经理笑称。

市场人士留意到,在市场接近期待已久的2500点价值底部的那一周,上证综指4阴1阳,沪周跌2.9%,连续收出7根周阴线。空头虽然仍在使劲打压,集中力量对付部分指标股,7月1日猛砸招商银行,7月2日打停中国平安,7月4日狂沽中国神华、西山煤电等煤炭股。表面上看,空头穷凶极恶,但实际上只局限在少数指标股上集中做空,股指并没有下跌多少,大多数股票并没有跟随大盘下跌,市场出现了八二现象。他们认为,这是个令人惊喜的好现象,表明经过长期暴跌后,大多数股票的做空动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达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这些,正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底,市场底比政策底更加可靠,因为这是真实的市场正常状态下买卖力量博弈的结果。

期待政策助推上涨

多家机构表示,市场显露出转暖苗头,但是行情能走多远,是反弹还是就此反转,关键还是要看后续政策的力度。

自3000点附近管理层出台规范大小非减持和降低印花税的政策到目前为止,政策纠偏还大都处于市场预期层面。

毫无疑问,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的美国股市跌了20%,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中国股市,股指8个月时间跌幅近60%,跌幅远远超过美国,市值损失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7年的全国工资总额、20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期间制度性缺陷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制度缺陷的表现之一,就是股改在过去两年内基本完成,留下的大小非减持的后遗症缺乏有效的配套设施跟进解决,缺乏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导致股市供求关系短期内严重失衡。此外,放任中国平安(601318.SH)的恶意再融资,也给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带来毁灭性打击。市场人士认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政策性、制度性缺陷如果不能通过政策之手大力化解,A股长线慢牛的走势是不容易实现的。

目前,诸多政策层面对化解制度性缺陷的思路已经显现。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3000点首次出台救市政策的时候,另一项强力的纠偏措施——平准基金,已经同时处于可行性研究当中。其背景是:股市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容易导致股价超跌,广大投资者不单没有从股市分享到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获得十七大提出的财产性收入,反而赔进去自己的储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超过9成的投资者出现严重亏损,蓝筹股领跌,价值投资理念遭受严重质疑。正如中金报告所指出,中国的投资者目前还是以散户为主要主体。这意味着,利用代表国家意志的平准基金熨平股市的非正常波动,稳定股市同时也是稳定社会的和谐。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平准基金可能以中投公司和财政部共同出资。

据了解,大小非解禁在短期内严重改变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近日已经得到高层的反思,强调了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政策的前瞻性。

禁售期满的大小非严重冲击市场,甚至在基金业内流行着一个共识,在大小非问题解决前,A股股价无疑罩上了一层玻璃天花板,一旦股价做高了,小非就会减持,对于成本极低的大小非来说,机构抱团取暖抵御系统性风险也成为不可能。一旦这个问题不解决,无疑是宣告了股改临门最后一脚的失败。解决这个问题是股市长治久安的基础。

另一项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则是侧重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层面推出。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地方国资委在“十一五”期间对地方上市公司注入大量资产,对国有资产实现证券化。按照上海市“十一五”规划,至少将对30%的国有资产进行证券化,如果按此推算,全国地方性国有资产等待进入资本市场的高达5.36万亿元。

即使未来两年多时间内只实现10%的证券化,可以注入A股市场的地方国有资产至少也有1.79万亿元。优质资产的注入,可以夯实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

良性产业整合的结果,使上市公司运作效率提高,成本下降。上市公司经营持续性好转,才能鼓励长线投资者放心持有。

事实上,大小非减持的预期也在变化当中,去年市况好的时候,有些已解禁大小非在预期股市走牛的情况下也并没有卖出。利用制度性变革保障包括大小非在内的投资者利益,比如强制分红,公司治理解构变化,注入并整合上市公司资产等等措施,力争把大小非变成可持续成长性公司的股东,改变大小非的争售预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此外,宏观调控政策也出现转变倾向。据了解,采取单一货币政策调控通胀,导致银根过紧,企业经营和资本市场均受到恶性循环影响。

近期高层已在反思该项调控手法。一名央行官员7月上旬称,现在国家的通胀调控政策,开始转向多部门合作,行政手段,窗口指导,理顺价格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结合的调控方式。饱受偏紧货币政策桎梏的资本市场,有望得以恢复元气。

国家发改委一名官员7月初称,农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供求关系调整需要时间,增加生产需要一个时间,至少要到下半年农产品的供给才能逐步提升,CPI才有望缓慢回落。该官员进一步称,他十分担心在这个恢复期,如果从楼市和股市出来的资金由于缺乏投资渠道,大量流入实物商品市场,会造成市场价格恐慌,囤积炒作实物商品,从而导致调控毁灭性的失败。

资本市场是一个吸收流动性的良好工具,因此,从通胀调控角度讲,国家也不能承受股市的持续走低。

6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目前用持续调高准备金作为通胀主要调控手段的政策是错误的。

他说,“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低,再继续紧缩货币结果将会很严重,会把经济更快推向衰退边缘。在高增长、高通胀的时期,紧缩货币没有问题,但现在已有低增长、高通胀的所谓滞胀格局,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不过热了。看起来前4个月投资增长率为25%以上,但价格指数已达约8%,扣除价格指数前4个月实际投资增长率只有15%,这种情况下再继续紧缩货币就要把经济紧死了,可能加剧滞胀。”王建坦言目前必须要放松货币与财政政策。

行情至少可持续至奥运期间

熟知中国股市规律的投资者发现,近期已经出现了历年中国股市见底前的明显征兆,这些征兆包括:为数不少的个股跌破或者靠近净资产值、股市融资功能基本丧失、新股首日上市获利寥寥、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对利空反应过度而对利好视而不见等。

中国人寿投资部门一名业内人士称,光大证券特批紧急上市,也许是新股停发给予市场休养生息期的一个前兆。据他了解,近期中建的承销过程中,中金到处路演,乏人问津。这些都可能是大盘新股停发的先兆。

上交所TOP数据显示,尽管基金资金在沪市仍体现为持续净流出,但对市场嗅觉灵敏、市场化操作色彩十分鲜明的个别基金(如华夏基金)自6月开始已经开始改变风格,大量买入招行等银行股。

深圳民生证券总经理张志民称,目前市场已经出现转暖氛围,第一阶段行情应可以维持到奥运结束,起码是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易方达基金投资总监陈志民则认为,国家着手大力解决经济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能在奥运结束之后,此前国家的重点是奥运和灾后重建。A股的估值中枢目前应该起码在3000点附近,围绕这一中枢震荡整理,等待经济面和政策面的进一步明朗。他认为,货币政策要真的放松,会比紧缩政策容易很多。

即使是尚在观望的市场机构也认为,奥运期间股市有望平稳走好,奥运后即使再次调整,除非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和硬着陆,否则,不大可能击穿2500点的价值区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