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七成特征近似前四轮历史大底
这仅仅是一波反弹还是振奋人心的反转?台湾股市教父胡立阳所称的A股市场的MINI熊是否已然见底?如果A股熊市尚未走到底部,那么它与底部的距离还有多远?
就此,《投资者报》梳理了关于熊市底部的典型特征,回顾了A股市场上历次熊市底部的规律性现象,并与当前A股市场上的各个重要指标进行对比,力图从中找寻到各时期A股底部的相似点,为投资者做出可靠的判断提供一组参照系。
历史底部的多重特征
综观国内外投资专家对熊市底部的判断,并结合A股市场的固有特征,目前,大致是以基本面、政策面、心理面、技术面以及历史规律等因素,作为判定市场是否见底的依据。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在股市到达底部即将发生反转时,关于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论调充斥在市场上。但实际上一国的经济、货币的运行状态健康,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强劲,良好的宏观背景为俗称“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从政策层面来看,管理层的态度开始逐步转暖,政策面开始出现小许转机。管理层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对市场频吹暖风。
此外,从股市的心理分析层次来看,在熊市底部,前期看多的机构开始悲观并开始实际做空。一直看多的分析师也对未来开始悲观看空,对前景开始谨慎对待。投资者对宏观面和政策利好变得麻木不仁,熊市思维极其严重,全部人已经失望并丧失方向感。
再次,从技术面来看,在熊市底部,大量技术指标会显示市场处于超卖状态。股指在大跌之后又现大跌,并不断跌破关键阻力位及重要心理位。且大盘最后由阴跌变急跌,或者有成批的个股或板块集体大幅下挫或集体跌停。
最后,从历史规律来看,股市的重要指标如成交额、成交量及换手率等与前期历史底部特征趋向一致,又一轮牛熊轮回或许即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启动。
8项数据解读当前市场
自1990年10月成立以来,A股市场大致经历了5轮牛熊轮回(包括现在正经历的熊市)。分别是1990年底至1992年11月,1992年底至1994年7月,1994年8月至1996年1月,1996年2月至2005年6月以及从2005年6月至今。
《投资者报》现着重从历史规律来探析本轮熊市与A股市场上的所经历过的前4次熊市之间的异同。
《投资者报》选取了这5轮牛熊轮回中的8项指标,将最近这一轮的牛熊轮回与历次牛熊轮回进行对比,主要分析本轮熊市与历次市场行情的相似度。这8项指标包括:历次牛熊轮回中指数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涨跌幅、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月的日均换手率和波动幅度、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月的日均成交量、成交额和波动幅度、指数在最低点时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数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总市值、流通市值和波动幅度。
通过将期间指数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涨跌幅对比发现:2008年7月3日最低点较2007年10月最高点下跌58%。从历次牛熊市场中股市跌幅来看,本轮上证指数跌幅非常接近2005年和1996年到底部时的跌幅(分别为56%和51%);但是低于1992年及1994年熊市的跌幅,也低于前4轮触底时的平均跌幅64.75%。这意味着,倘若历史可以重复,目前点位已比较安全。
通过指数创出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月的日均换手率(加权平均)对比可以发现:在过去的4轮熊市中,除1992年11月外,指数在创出最低点时,其当月的日均换手率均接近1%。2008年7月的日均换手率为1.40%,与1994年熊市底部的1.23%的日均换手率最接近。
通过指数创出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月的日均成交量(加权平均)与成交额(加权平均)的波动数值可以发现:在市场底部,成交额较之前的顶部大幅下降,但成交量却比之前的顶部略有上升。在过去4轮牛熊轮回中,有3轮出现了底部放量迹象(与高点相比分别放大了1.8倍、0.78倍、1.05倍),但近一个月的日均成交量较高点是缩小了0.28倍。这意味着,与历史相比,目前底部放量仍不够充分。
但成交额方面的相似性较强,这由跌幅相当、多数股票价格缩水所致。在本轮熊市中,2008年6月的日均成交额比牛市最高点2007年10月的成交额减少了56%,与前4轮中的3次市场形势逆转时的均值相近。
通过指数创出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日的市盈率与市净率对比可以发现:2008年7月3日的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为21.92倍、市净率为3.31倍,均接近1994年、1996年及2005年上证指数创出新低时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水平,但是这两项指标均较这几年熊市底部的数值依然偏高。其中,1994年、1996年及2005年市场创出新低时的整体市盈率分别16.43、19.93和17.66,平均为18.01;整体市净率分别为1.81、2.44、1.7,平均为1.98。而至7月3日,A股市场整体市盈率为21.92、市净率为3.3,均比前3轮熊市底部要高一些。
但从高点与低点的涨跌幅来看,前4轮底部的市盈率、市净率较顶部平均下降了64%,本轮至今下降了69%,波动幅度相近。
通过对比指数创出最高点与最低点当月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可以发现,在熊市底部阶段A股市场总市值比前期牛市最高总市值大致缩水22.67%,流通市值大致缩水24.67%。而本轮市场调整,已导致A股市场总市值比前期牛市最高总市值大幅缩水38%,流通市值则缩水30%,其调整幅度已经大幅超过了之前几轮熊市调整的平均水平。
综观上述8项指标,当前A股市场,仅成交量变化与历史熊市底部特征不符合;涨跌幅波动的相似性较强但跌幅在历史上居中;市盈率和市净率绝对值的具有相似性,但要弱于其波动幅度之间的相似性;其余4项指标均表现为很强的相似性。综合评测,可认为有七成的市场特征近似历史底部。
微妙的机构资金动向
值得注意的是,以7月7日作为基期,基金的资金在近90日、近60日、近30日、近10日,均表现为持续净流出。近期的大幅反弹,也未能改变这种势头。
7月3日至7月9日,大盘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由最低点2566.53点上涨至2920.55点,上涨幅度达13.79%,距离前期市场政策底3000点仅差80点。
然后,上交所TOPVIEW数据显示,基金整体上而言,明显在趁反弹出货。仅7月3日至7月8日短短4个交易日内,基金就合计净卖出61.87亿元。其中,基金卖出做多一天出现在7月3日的反弹第一天,当天净流出达到30.54亿元。具体从板块看,期间基金资金集中从煤炭、证券保险、钢铁冶炼等行业净流出。
是基金不看好后市,还是再次集体性出错?只有留待事实来检验了。
- 涨价潮加大经济失速危险 | 2008-07-11
- 大规模减税已势在必行 | 2008-07-11
- 中国、印度股市的冬天到了吗 | 2008-07-11
- 2700点 他们买进自己家股票 | 2008-07-11
- 基金抛售200亿航空股 |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