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投资者报

从经济指标反思金融战略

  
作者:谭雅玲
发布日期:2008-06-02
投资者报(专栏谭雅玲)最近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中国2008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指标显示:表面的平静与背后动荡的忧虑同时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大,资产价格损失突出,我国面临两面受损。

当前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确定的是“双防”,困难依然相当明显。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信贷数据显示政策初显成效,新增贷款占全年额度的36.7%,M2增速也显著降至16.3%;外币贷款有所加快,本外币合计贷款增速显著放缓,存款增速继续攀升,定期存款增速超越活期,扭转了去年以来资金活化的局面。

但是,最严峻的国内通胀压力仍继续存在并有扩大的趋势,市场的紧缩预期仍未减弱,今年第一季度CPI增长8%。虽然年初的低温、雨雪灾害因素的影响是通胀压力增大的原因之一,但经济工业企业利润16.5%的增速仍是近两年来最低水平,主要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势头。

去年至今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变化,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我国2008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指标中最为重要的焦点在于人民币汇率。但汇率只是宏观调控的一个角度和板块,并不是万能的解救方法。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经验和现实来看,我们缺失的是战略与自主,受外部影响较大,以致人民币升值超出我们的发展阶段与基础。

2008年我国第一季度所有经济指标都是表象问题,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与条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理念,进一步思考,不能只顾及“政治因素”,丧失改革时机与机会。

认知中的不足

作为长期研究国际金融的工作者,笔者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应是在去年10月前后,我国今年的压力却扩大。一方面是美国以及西方次贷问题已经相对稳定,我国的调整已使他们拥有对应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是我国自身的问题已经堆积到一定程度。国际形势也推进我国压力的国际性,食品价格上涨就是例证。

因此,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改革中必须有自我认定的基本战略,其中包括经济金融阶段改革的步骤,特别是改革的目标确定、协调和及时应对。

如国际趋势变化中,我国人民币汇率应如何应对,现在感受到的是我们没有目标和方向。只是在被动地接应价格,甚至顺从地认可价格,导致外资进一步扩大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实际从西方规范角度来看,他们货币快速上升与下降中并没有幅度的指标,只有价格区间指标。目前我们市场有崇拜的信任、预期的随从、跟进的对应,更有顺势的调整。简单看似价格问题,但背后与我们战略不清晰有一定关联。

目前国内外的价格竞争已经使我们付出代价,国际代价是美元,国内是人民币。我们应该借鉴泰国2006年年底的对应措施,面对自身与国际压力收紧短期资本管制,从而使其在美国次贷事件中受到最小的冲击。一国有效的管制与管理对策是保护自我的必要手段。

战略中的错配

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是通货膨胀,我国“一防”变“两防”的主要角度在于通货膨胀变量与重点。从目前看,我国依然是简单从价格到价格的关注和协调,或从国际到国内的观察,但在此次与自我和国际连接并存的通货膨胀之中,我们自我的战略错配是十分值得思考和反思的,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与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问题与矛盾。

一是我们简单将农村推向城市,代替了农村改革。全国农民工的增加解决不了农村落后与城市发展问题,后果是加重城市化进步阻力与延误农村落后改进,这或许是这轮通货膨胀最大的根源和原因。

二是我们简单将“红头”文件的重视作为宣言,而忽略实际有效的农业改革进展。农业与工业已经成为“短腿”与“长腿”、“细腿”与“粗腿”的不和谐的经济结构问题,对经济而言是不可持续的。西方国家的强大是解决农业问题之后的工业强大,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并进达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步。

三是我们简单将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套用新经济新金融时代,缺少实际基础与实际状况的认知与认识。传统经济金融的理论和手段在新经济新金融时期并不能完全达到目的与效果,信心心理变化、预期技术强劲、流动性过剩的规模效应等等,都给新经济金融时代的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带来困惑和阻力。同时我们将传统经济问题用新经济新金融价格推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扩大问题。

如农业产品价格上涨,仅用价格应对收入,但却忽略城乡扭曲的行业差别,城乡错位的收入差别;农村农民养猪不如城市农民打工收入,仅用价格调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在鼓励农民工进城,并没有实际对策对应农业人口流失以及农业被“抛弃”乃至被“替代”的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乃至战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反而加大城乡扭曲乃至对立,最终通货膨胀局面不是消除,而是继续扩大。我们的农村、农业改革应该是将农业、农村变为城市,而不是将农业、农村推向城市。

升值中的步调

透过第一季度的数据与问题反思,我们内外压力与问题焦点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农业问题扩大,预期加重,以及带来的严重损失。

未来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打消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人民币价格反应经济需求、市场价值、国际比较价格,不能盲从自我与舆论预期。面对国际压力和预期,自身市场氛围与惯性,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一次性掌握分寸的人民币贬值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

理由在于:外部所有国家应对汇率趋势选择都是以贬值对应,我国顺势而为没有脱离国际环境;我国汇率改革初衷的目的因价格上升而加重和扭曲,我们可以改变价格方向,实现预期宗旨的需求调节;人民币升值最大原因是美元贬值,美元可以作为最大发达国家和绝对主导货币采取自我需求选择汇率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本币更有理由面对并选择自己所需的汇率水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