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31
作者:杨秀红

年度牛熊股的4大特征

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年年花相似,岁岁“股”不同。

过去10年,无论大盘身处牛市还是熊市,每年总有一些股票超越牛熊,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市场暴涨的佼佼者;同时,还有一些股票一跌千里。

这些股票存在哪些共同特征?《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通过对近10年沪深两市每年涨跌幅前10名股票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股票都是流通盘在2亿股以下的中小盘股,并且大多扎堆在房地产、医药和化工三大行业之中。

沪涨深跌概率偏大

虽然每年都有股票表现得卓尔不群,股价连续翻番,令投资者疯狂追逐,但是每年舞台上的主角都在更换;同时,虽然每年也都有股票特立独行,领跌股市,令投资者唾弃,但是每年上台的“小丑”也都在更换。

统计最近10年每年A股市场上涨幅前10名股票,我们发现,在这100只股票中仅有4只重复出现了两次,即长安汽车、东北证券、海通证券、华馨实业,其余92只走势均如昙花一现,10年之中仅有1次迈进了年度涨幅前10。

10年来,有4只股票年度涨幅超过10倍,它们均出现在2007年的超级牛市中,分别是仁和药业(12.12倍)、鑫富药业(11.95倍)、棱光实业(11.59倍)和东北证券(10.85倍)。

而统计最近10年每年跌幅前10名股票,我们也发现,仅有2只股票重复出现了两次,即ST金泰和ST康达尔。

同时,在最近10年来涨幅前10的股票中,53只股票来自沪市,其余47只股票来自深市。而在最近10年以来A股市场上跌幅前10的股票中,有41家来自沪市,59只来自深市。这一数据表明,每年领跌股票来自深市的几率更大一些,而领涨股票来自沪市的概率更大一些。

流通盘多小于2亿股

通过对10年来涨跌幅排名前10的股票统计,还可发现这些股票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无论是涨幅前10还是跌幅前10的股票,大部分都是流通盘小于2亿股的中小盘股。

其中,在涨幅前10的100只个股中,除了中信证券、上海汽车、S上石化和哈药股份4只外,其余96只股票的流通盘均小于4亿股。其中,流通盘小于1亿股的有40只,流通盘在1亿股至2亿股(不含2亿股)之间的股票有37只。不难发现,最近10年,每年领涨市场的前10只个股中,有77%的股票为流通盘小于2亿股以下的中小盘股。

另外,根据统计,在跌幅前10的100只股票中,流通盘小于1亿股的小盘股有51只,流通盘在1亿股至2亿股(不含2亿股)之间的有32只,即在每年跌幅居于前10的股票中,有83%的股票属于流通盘低于2亿股的中小盘股。

扎堆3大行业

哪些行业最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的牛熊股?答案是房地产、医药生物和化工行业。

统计10年中每年A股市场涨幅前10名股票,按“申银万国证券一级行业分类标准”统计, 这100只股票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医药生物、化工、交运设备、金融服务等5大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聚集的领涨股最多,有14只个股居于其中;其次为医药行业,有10只领涨股;第三是化工,有9只领涨股。

此外,机械设备、农林牧渔、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食品饮料、信息服务、有色金属等行业也是领涨股较集中的地方。

巧合的是,在10年中领跌股市的100只股票中,医药生物、房地产和化工行业类股票再度占据前三名,合计有31只年度暴跌股扎堆在这3个行业中。不过,医药行业产生的暴跌股更多一些,有13只,其次为房地产和化工,各产生9只。

业绩决定涨跌

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一行业、流通盘均小于2亿股的股票中,会同时产生走势迥异的两类个股,而这种差别正是公司业绩所造成的。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最近10年A股市场上每年涨幅前10的 100只股票中,有45只属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将近占据总数的一半;而跌幅前10的100只股票中,属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只有16只。

通过统计这200只领涨领跌股的财务指标,我们发现,100只领涨股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58元,而100只领跌股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21元。

100只领涨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98%,而100只领跌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75%。

此外,100只领涨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同比)为425.54%,而100只领跌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同比)却为-251.01%。

差距由此显现。经过大浪淘沙,那些盈利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公司成为每年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而相对的,那些盈利能力差、业绩不断下滑的公司则成为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均领跌市场的熊股。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