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伊春曾作为全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唯一试点而引起全国关注。时隔4年,伊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资源发展”向“生态发展”的成功转型。就此话题,伊春市市长王爱文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经济观察报:最近国家发改委正在对首批12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进行评估,其中包括伊春。请问伊春的经济转型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王爱文:2005年,伊春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7年又被国家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最近,国家发改委要对首批12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进行评估,我们已经按照通知要求,对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盘点。
4年来,伊春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2.8%,财政收入平均增速达到了29.4%,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到了42.6%,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速达到31.2%。
转型的4年间,伊春使森林覆被率由2006年的80.6%提高到86%,同时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006年的2.2吨标煤下降到1.8吨标煤。
现在,伊春转型的路子已经趟出,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下一步,我们将把经济转型工作作为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实施,通过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建设产业发达、生态良好、体制先进、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林都。
经济观察报:不久前《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获得了国务院批准,这为伊春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政策机遇?
王爱文:这个《规划》的批准,标志着作为我省八大经济区之一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率先上升到了国家层面,这对于我们国有林区来说,是一个振兴崛起的重大机遇。政策支持范围很广,含金量也很高。
比如,《规划》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在明确10年建设目标的同时,确定对纳入天保工程范围的国有林,由中央财政按新提高的标准安排管护费进行管护;对国有森林资源实施抚育经营政策,对无林地造林和低质、低效林改培实施补助政策;将林区防扑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航空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调查等公益性事业的运营经费全额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将大小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将规划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将功能区范围内的县(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鼓励林区发展碳汇经济,开展森林碳汇经济试点。这些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伊春而言,都是重大的政策机遇。
经济观察报:目前,旅游已成为伊春的第一支柱产业,2009年占全市GDP的11.15%。在旅游业拉动下,伊春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已经远高于该市的其他收益,尤其是木材精深加工业。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王爱文:全球木材市场现在是这样一个情况:森林面积都在不断减少,而对木材的需要量却是很大的。中国每年进口木材大概是7000多万立方米,伊春每年大概能供应130多万立方米,对整个木材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局部市场会有一些影响。
现在伊春木材加工企业每年需要200多万立方米的供应量,而本地的采伐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地木材加工的需要了,缺口达到60多万立方米,需要外地的供应来调剂,当然也包括一部分进口。
如果我们将来进一步减少采伐量,可能会对当地的木材加工企业产生一些影响,未来可能会对伊春的木材加工企业来一个整合,目前1200多家加工企业太多了,都是小而散乱且附加值很低。这个木材加工企业的整合战略,由10到20家龙头企业来完成,以提高附加值并延伸产业链。
近几年,伊春将旅游业作为强市战略之一,作为主导转型产业突出重点发展,预计到今年年末,接待游客人数可由2006年的255.8万人次增加到4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由2006年的9.4亿元增加到25亿元,并直接带动房地产、交通、餐饮、木制工艺品和文化体育等产业快速发展。伊春市政府每年都划拨专项旅游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旅游策划和宣传推介。
经济观察报:伊春去年举办了环境与健康发展(伊春)论坛,今年不仅把论坛上升到了省级层面,而且还把能源问题纳入到了论坛研讨的范围。
王爱文:除了森林资源以外,伊春还拥有水利、风力等丰富的清洁能源。仅风力资源,据理论测算,伊春市陆地上离地面50米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就达到600万千瓦,是黑龙江省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华能电力集团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均看好伊春风电资源,纷纷来伊春发展风电产业,到2009年底已建成的带岭大箐山、带岭石帽顶子山、朗乡耳朵眼山、桃山小城山等10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7万千瓦,目前还有一批风电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测风。
经济观察报: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了4年,请问,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什么举措?
王爱文:2004年4月,伊春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2006年4月29日,在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经营所敲响了试点的第一槌,拉开了中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年8万公顷试点林地承包任务已全部完成。
2008年伊春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案例”,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继续扩大林改试点被写入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认为,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是国有林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鼓励和支持承包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创立股份林场、合作林场、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承包职工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进入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承包经营森林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此外,伊春市将加快配套体系建设。适时启动活立木交易市场,实现承包职工内部的林地流转;加强与金融保险部门的沟通,力争早日开办政策性保险。
最后,伊春已经充分做好扩大国有林权改革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20万公顷扩大试点目标早日付诸实施。
- 铁道部有意打包高铁资产 2010-09-24
- 9月14日 我国六次召见日本大使要求释放被扣船长 2010-09-24
- 9月14日 外交部:中方决定推迟全国人大代表团访日 2010-09-24
- 4名日本人擅闯河北军事管理区被审查 2010-09-24
- 美即控股上市 首日大幅高开 201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