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停,已无路可走
汪言安
00:33
2010-06-05
订阅
汪言安

  经济观察报:是什么原因迫使政府下决心对造纸行业进行彻底整顿?

朱京海:这是辽河污染治理的形势所迫,自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三河三湖”重点环境治理工程之一。10年来,虽已取得了基本遏制其继续恶化趋势的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辽河重度污染的水体。在我国的七大水系中,辽河水质位居倒数第二名。

落后的造纸企业除了不能对经济发展提供多少贡献之外,反而成了环境污染的 “第一大杀手”,除了关停,已无路可走。

经济观察报:据说首批被关停的企业中基本上都是地方财政的纳税大户,环保厅是否面临阻力?

朱京海:是的,首批关停的8家造纸企业全部是各地的纳税大户,但也是整个辽河流域污染的“最大贡献者”,在对这些企业下达关停通知书的时候,压力很多,就有一些地方政府的负责人跑来说情,或者建议部分停产,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停产一天可能就意味着好几百万的损失。

但是我们也有继续执行下去的动力,因为我们的关停整顿政策直接得到了省长的支持,陈政高省长曾亲口说过“治污先治厂,治厂先治造纸厂”。说实话,要不是省委省政府四大班子最高领导的支持,即使已经是最落后的产能,环保部门想要对其彻底关停,也是很难做到的。

经济观察报:为了治污,辽宁省下决心关停了绝大部分的造纸企业,但是据说不久前,辽宁又新批了两家造纸企业,这看起来与现行的治理政策又有些矛盾?

朱京海:从关停造纸厂措施制定时开始,我们就没有认为这是要把辽宁的造纸产业就此取消,相反,我们就想借这次改造的机会,让造纸产业脱胎换骨,全面促进造纸产业升级,所以我们还针对产业发展制定了“关小、上大、提标、进园”的八字方针。

那两家企业就是在这一方针下,通过严格的环保标准和产业发展政策规划之后才得以审批的,我们相信这两家企业将成为辽宁造纸业振兴的一个开始。我们也一直主张用积极的环保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加速器。比如将来的造纸企业,不仅仅只是要求跟得上环保要求,同时还要赶上世界最先进造纸技术的水平,而我们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