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再学习”之渴
不久前,一位同行告诉吴耕 (化名),山东省会济南将有一次针对基层医院超声技术人员的培训,而且培训的老师全部是国内顶尖级的行业专家,这让来自东营市某县医院B超室的医生吴耕艳羡不已。
工作近10年,他参加过各种学习和培训班,但从来没有接受过来自行业顶级专家的亲自培训,以前大部分再培训都是由市级医院的专家来做。
这次针对县级医院超声科医生的一次公益培训,吴耕所在的县医院没有被纳入。为了争取到这次机会,吴耕曲折找到培训的主办机构,并提出“愿意自费来学习”。
吴耕认为,他不能放弃这次学习的机会,因为从医10年来去大医院进修的机会太少了。吴耕已经是县级医院超声科室的负责人。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推进,针对基层医疗的投入日益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也是一次考验,因为他们不光要做好医院的本职工作,同时还承担起对乡镇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受制于硬件条件和病例稀少的限制,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如何做好对他们的培训,我们这些县级医院的医生没一点水平还真不行,这就要求我们多学习了。”吴耕说。
此前,四川省都江堰市卫生局副局长张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承:“地震之后,因为对口援建,该市基层医务人员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学习,并有机会去省会成都之外的地方去接受培训,如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医院,而且能有机会接受行业里最牛的专家亲自教授,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位在基层卫生主管部门工作了20年的副局长说,在过去,基层医务人员的再学习和培训,走得最远的也就是省会成都的大医院了,“这种状况在全国其他地方恐怕也差不多,但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愿望依然非常强烈,他们直面最基层的农村老百姓,确实需要更好的技术来为农村病人提供服务。”
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卫生院内科医生刘洪就明确表示,要想能更有效地服务农村老百姓,来自国家层面的培训学习机会也要尽可能地向最基层的医务人员倾斜,“有人担心我们可能听不懂最顶级专家的课,我认为这些顶级专家至少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法,这也将使我们将来的工作受益无穷。”
国家平台+顶级专家+社会资金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女士5月26日接受专访的时候透露,正在进行的针对全国400家县级医院超声医生的培训项目,或许能探索出一条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的新模式,即国家或政府搭建平台,加上业内顶级专家支持,同时由社会资金予以资助。一方面能整合某个专业领域里最优秀的师资,另一方面社会资金的资助解决了当前投入不足的尴尬。
这个培训项目将设立11个乳癌检查培训点,并以培训点为依托,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家县级医院,共计划培训1000名基层技术人员,以点带面,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基层乳腺癌筛查防治专业队伍建设。
据了解,孔灵芝所说的项目是与去年开展的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2009-2011年)”结合推进的。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是此次新医改提出的5项重点任务之一。“这是一个重大卫生服务项目,也是一个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据孔灵芝介绍,乳腺癌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是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2.95/10万上升到目前的5.90/10万 (其中城市8.5/10万,农村4.8/10万)。
从2009年开始,卫生部组织医院为我国35-59岁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逐步探索适合我国乳腺癌筛查的优化方案,提高乳腺癌早诊率,延长5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保护农村妇女健康。
但在这次筛查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的检查率很高,检出率则出乎意料的低,这也就意味着漏检率可能会比较高。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当前基层医务人员的检查水平不高有关。
据了解,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一方面,乳腺癌的筛查主要还是手诊方式,而手诊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要求都很高,这与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现状不相符;另一方面,在中国,虽然超声设备已经普及到了乡镇,彩超也普及到了县城。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所以现有设备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于是,专业人士提出,如果手诊再加上一定的超声辅助手段,或许能解决这一困局,这也就意味着要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一方面是专业手法的培训,另一方面就是超声技术的培训,后者则是基层医务人员最欠缺的。
但在国家的“两癌”筛查项目规划中,有针对筛查所需要的财政支持,但是并没有专门的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再培训学习的经费,要想能进一步推动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再培训,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无疑是一条可行的方案。
在师资方面,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推动行业协会整合最优秀的培训师资,只要有一定的扶持,相关的培训项目即可开展起来。到时“国家级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培训学员,详细解读项目技术方案”,必定能有效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另外,在国家级培训的基础上,各省再开展省级培训,还能为乳腺癌检查项目培养一支基层技术队伍。“国家平台+顶级专家+社会资金支持”的培训模式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全程关护”
就在寻求社会支持期间,一直在关注中国市场并希望有所作为的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以下简称飞利浦医疗)认为,中国卫生部正在推进的“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与其近几年来推行的“全程关护”理念相契合。
在进一步对接之后,很快达成合作,即由飞利浦医疗来赞助“农村妇女乳腺癌超声检查技术培训”,这个项目也是卫生部 “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部将在两年时间内对国内基层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乳腺癌筛查的质量,为广大农村妇女实现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技术保障,并从乳腺癌防治的“前端”入手,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降低社会的整体医疗成本。
作为此次 “农村妇女乳腺癌超声检查技术培训”的合作伙伴,飞利浦医疗为这个长达两年的培训项目提供了400万元资金、8台超声设备以及相应的培训教材和技术支持。超声设备如何操作?如何调试?怎样才能打出清晰的影像?在培训上,行业专家向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详细介绍超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各种“窍门”。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学习,每位专家还配备有两名助手,向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一遍遍演示超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
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文明 (DesmondThio)认为,与卫生部的合作,一方面契合了飞利浦一贯推行的“全程关护”理念,另一方面也是飞利浦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据张文明介绍,飞利浦医疗着眼于人的需求,即患者群体和医务工作者。从服务目标人群的角度出发,飞利浦提出了全程关护(CareCycle)理念。全程关护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创新技术促进整体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打通“预防、筛查、诊断、治疗、监控和健康管理”各个医疗关护环节,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提升医疗服务竞争力。目前,预防和早期筛查是国家层面相当重视的点。国家新医改提出了“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飞利浦方面也认为,“上医治未病”。这样两个环节的加强可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总体医疗成本,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随着医改的深入,以人为本、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已经得到大家共识。至此,如何更好地为二三线、乃至农村市场服务,提供质优价廉的高效产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培训必将成为重点。看来飞利浦也希望通过与卫生部的合作,更清楚地了解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这些来自基层医务人员的反馈意见对飞利浦未来的产品开发、完善,甚至市场策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大中华区CEO张文明认为,这将成为未来飞利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竞争优势。
- 而立之年再定位 深圳新班子使命 2010-05-28
- 天上人间高标价应控制? 2010-05-28
- 下周新闻前瞻 2010-05-28
- 楼市新政只会让房价在未来再次暴涨 2010-05-28
- 创业公司的驭人术 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