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1:41
2010-03-19
杨婷婷
订阅

关于“十大”的江湖传说

154

杨婷婷

  巴塞尔表展3月18日在瑞士边陲小镇巴塞尔开幕,包括百达翡丽在内的一线品牌都选择在这一展会上发布本年度新品,手表收藏家们喜欢在展会上选购自己中意的新品。巴塞尔表展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出全年行业动态的平台,瑞士制表业决定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做一次大型的钟表展览会,地点就选在位处瑞、法、德三国交界的巴塞尔,就是今天的巴塞尔表展(Basel-World)。到上世纪80年代初,源自日本的“石英革命”的阴霾渐渐散去,巴塞尔表展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钟表珠宝展会,参展商多达1000家以上,这其中不乏来自瑞士之外的钟表品牌,收藏家们相较于普通消费者,即使面对上千个品牌,也只能耐着性子选中意的表,而非中意的牌子。

不过,选名牌是许多年来普通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潜规则,消费市场不成熟与不理智早已是共识。

几年前有调查显示,在香港,所有的奢侈品手表购买者当中,内地消费者超过六成,相信伴随着这几年经济的上升,这个比例应当上升了不少。

是否位列“十大名表”榜单仍然是内地消费者买表的第一准则,2009年底在北京某表行举行的VIP嘉宾手表特卖会上,一位客人在沛纳海专柜前问,“它在世界能排第几?”销售人员只好在旁耐心解释,“它排不上前十,但也是世界顶尖品牌。”

销售人员的回答是近些年表行们通常采取的作法,北京新东方广场内的冠亚名表城经理胡亚娟说,这些年来手表经销商们一直都在淡化十大名表的提法,“‘十大名表’事实上是六七年前被热炒出的一个以讹传讹的概念。”

经销商们努力地通过不断教育普通顾客以祛除这一概念的影响,希望能够给予品牌们一个干净而纯粹的竞争环境,但事实上很难。当你使用GOOGLE搜索“十大名表”,网友们依然为“十大名表”的榜单谁能够排名更靠前争吵不休。

从国家间GDP排名到各式各样的富豪榜,对各种名次的关注早已是普通人生活一部。中国钟表市场起步晚和钟表知识的匮乏,让普通消费者对于顶级好表的认知局限在这十大名单上。两块同样的表,有了十大之一品牌LOGO的附体,那它的价值就要高上好几倍,而拥有它的人的面子仿佛也增加了好几倍。

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十大”

所罗门钟表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剑光从事钟表行业已经有13年的历史,在他印象中,“十大名表”名单出炉是受到当时欧洲一本杂志的影响,这本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最受欢迎十大表款。后来香港由钟泳麟主办的《名表论坛》杂志也学着这样的方式,邀请“两岸三地”的读者投票评选出了当年最受欢迎的十大品牌。

不过钟泳麟当时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时之举竟然为内地市场造成了延续至今的误会。

内地手表市场发展起来后,各类媒体又依据自己的喜好评出了各式各样的“十大名表”。郭剑光笑着说,“做这行做得久了,你知道,媒体的这类评选并不可信,它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客他们的客户关系,为来年拉广告做做准备。”

也正因为此,目前流传最广,认知度最高,最为“正宗”的还是2000年出炉的这份名单,它是华人第一次做这样的评选,因此无可取代。这份名单甚至有着精准的排名,(1.百达翡丽2.江诗丹顿3.爱彼4.宝玑5.万国6.伯爵7.卡地亚8.积家9.劳力士10.芝柏)在2003年左右内地钟表市场刚刚开始发展时,这一名单甚至成了许多刚入行的钟表编辑和初级爱好者的教科书。

钟表界资深媒体人士周凯旋认为,这份“十大名表”名单实际上是一种断章取义的作法,在目前的内地市场上更是需要被矫正的观念。在她看来,这个名单上的每个品牌综合实力都不错,但这样的排名对其他的品牌非常不公平。全世界有上千个手表品牌,每个都有自己擅长的不同领域,有人在机械表领域里独树一帜,有人能在运动表技术上遥遥领先,而珠宝表的镶嵌技术对手艺要求则更高。既然手表可细分为这么多领域,这样的一份名单也就根本不具有任何公信力,也更不必对它太过认真。“瑞士是全世界第一手表生产国,在那儿有几千个品牌,如果你和这些品牌的CEO聊天,询问他们心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排名,没有人会回答你。包括在今天的香港市场和台湾市场,也没人会提起这个十大名单。”

另一位钟表传媒人潘箭说,“我尊重这个名单所体现中的评选结果,我同样认为‘十大’中的每个品牌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手表品牌,但我不赞同十大类似梁山泊好汉那样按交椅排定座次的方式。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将世界上最美的美女按次序排定名次一样。有谁能告诉我,世界上第一到第十的美女排名顺序吗?因此,我心里无法有一份自己的十大名表名单。”

毋庸置疑,在真正的整个国际钟表行业里,没有“十大名表”这一说法。

围绕“十大”之争

在这份名单里,在中国以及全世界销量都取得巨大成功地位的“欧米茄”榜上无名,而另一份十大名单上,劳力士出列了。这种无意似乎暗含着人们追求“小众”的心理,但在职业钟表人心中,这两个品牌都称得上是绝对的“名表”。

朗格亚太区总裁黄英飞说:“十大名表这个说法其实值得商榷,在国内有名气的算不算?我个人认为,销售是应该和成功挂钩的。”他所供职的品牌朗格也没有出现在这十大名单上。但按照胡亚娟的评价,朗格的制表技术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这份名单出炉的时候,它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至今知名度在国际上都远逊于其他品牌。但难道能因为知名度和进入中国市场晚就排除在名表之外?

仔细观察这份名单,不难发现,在这份名单中有不少品牌都属于目前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团历峰旗下,占60%,例如:江诗丹顿、万国、伯爵、卡地亚、积家、芝柏,斯沃琪集团占10%,仅有1个品牌(宝玑)入选。其余的3个席位分别被独立于上述两大集团之外的家族品牌 (百达翡丽)或基金管理品牌(劳力士)等所占据。潘箭幽默地说:“看来,要进入这样的名单,首先就要进入历峰集团。”

尽管业界人士对十大名表的说法通常都是“一笑置之”,但不可否认,这一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消费者心中并且仍在往下延续。上榜的品牌无一例外在这十年间都得到了好处——销量上升,认知度升高,而这对于那些没能上榜的著名品牌来说,则是非常遗憾和不公平的一件事,一些著名的珠宝品牌和时尚先锋品牌,例如宝格丽、梵克雅宝、万宝龙等,近些年依靠强大的财力做后盾,在专业钟表制造领域的造诣甚至已经超越了‘十大’中的一些传统高级制表商,但是由于‘十大’评选的时间截点问题,而未能入选。

不过“十大名表”也并不是包治百病,在拍卖市场上,芝柏和伯爵的表现就并不十分理想,而卡地亚、百达翡丽、积家等即使没有“十大”的光环附体,也仍旧会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更不要说身在“十大之外”的香奈尔和沛纳海都曾经在拍卖市场上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对于“十大名表”的共识认为其局限了消费者对于高级手表的认知,不过与他人一致的批判不同,潘箭也认为,“十大”为在内地形成最初的高级钟表爱好者人群以及推进高级钟表品牌在内地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历史性的决定作用,它对国人的名表消费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郭剑光是个纯粹的生意人,在他看来,这些争论都没有意义。近些年来,奖项越颁越多,日内瓦每年颁出各种奖项更多的是为了鼓励钟表企业的创新与发展,随着这些年钟表市场越来越成熟,钟表的信息也越来越全面,出现了更多的更为理智的消费者,他们从杂志、店铺、表展上会搜集足够多的信息,如同潘箭的收藏原则一样 “喜欢的应该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品牌”。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