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9-18
胡怡琳
订阅

上海家化改制一缕曙光

151

胡怡琳

  上海家化集团曾在历史上多次向国资部门申请改制,不过在讨论时却未获得通过。现在,似乎迎来了转机。

按照上海市国资委内部人士的说法,年内进行已经不可能了,但这个问题有望在2年之内解决。上海家化集团公司已于2009年上半年向国资委递交两份方案。其中一份是针对国有股股权转让的重组方案,而另一份则是如何在国资体系下继续做大做强的议案。

生于1948年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长葛文耀正为这家公司的未来打算。“我们必须考虑到家化下一个班子,下一个10年、30年的竞争力。”葛文耀在邮件中向本报表示。

错过时机

一年以前,就有上海家化的高管称他“很着急”,想在退休前“将团队和家化的方向理顺”。

葛文耀称,历史上的几次行政干预实际上已经让上海家化错过了与国际竞争对手角逐的最佳时期和最佳位置。“我现在也在和有关部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上海家化在发展最好的90年代初选择了与庄臣合资。上海老轻工系统的内部人士称:“葛文耀也在当时被点名要求去合资公司进行发展,当时也是将最有价值的两大品牌美加净和露美的大部分业务带入合资公司。”

这个钦点的合作,结果证明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败。以 “美加净”为例,合资第二年的销售额从前一年的3亿多元猛跌至600万元。1994年,上海家化出巨资回购了露美和美加净。不过,这个合资已经使得上海家化失去了中国第一的地位。

当然,和外资的合作并非全然没有收获。家化的套现,对于这个在需要密集资金推动发展的行业,为家化此后投资佰草集等化工产品的研发积累了重要的原始资金;而和外资合作的过程中,葛文耀其实锻炼了一批自己的核心队伍。

1996年,上实日化计划在香港上市,于是上海国资委决意将上海家化的资产打包进上市公司。作为上实日化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家化要求每年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此后,上海家化每年向上实日化每年上交母公司出资额的16%的现金回报。知情人士称,这使得上海家化再次陷入了市场投入不足。1996年开始,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以前两位数增长,下降到8%左右。

再到1998年,上海家化被要求兼并当时账面亏损已每年达1.1亿元的上海日化开发公司,上海家化花了8年时间和大约6.4亿元费用,才处理掉日化公司30个二级公司、70个三级公司、分流员工6000多人。

此间,上海家化集团公司又经历了上海轻工体系的改制,并至今仍在国有体制下进行运营。2006年4月,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宣布解散,上海家化集团转予上海大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所以家化真正定下心来,重新从最困难的境地开始发展业务的时间并不长,真正是到了02年才开始的。”葛文耀曾表示。

“小环境”

当然,即使到现在,由于葛文耀的存在,上海家化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绩。

在经济萧条期宣布进军LVMH集团旗下丝芙兰化妆品连锁店(Sephora)的佰草集并没有让LVMH失望——在最近一次丝芙兰门店13个单品的推广中,来自中国的佰草集也成为了当期唯一超过预定销售目标的品牌,销售额甚至超过韩国知名品牌兰芝的2倍。

佰草集是上海家化转型高端化妆品的第一品牌,在最近的3年几乎都保持着70%的业绩增长。

下转31版

上接25版

  这些业绩的取得,葛文耀归结于他们与其他国有企业的不同。“公司这些年的确是得到了一些发展,这是因为它在治理和管理结构中引入了很多非传统国企的做法,创造了一个小环境,但正是因为只是一个小环境,还不是一个优化的稳定结构。”葛文耀称。

这个结构中,最脆弱的部分可能是董事长的环节。现任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已经61岁。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明星老板”的退位,也将意味着企业衰落的到来。

上述上海轻工体系的人士称,葛文耀在创造这种“小环境”方面功不可没。“葛文耀率领的家化能走到今天,和在企业起步时就对政策的把握非常敏感有很大的关系。他懂得为企业发展抓住机遇。”

该人士回忆,尽管是轻工局下属二级子公司,但比如出台一些新的财税政策,别的企业还需要轻工局相关部门去介绍政策推动的时候,葛文耀已经主动邀请有关部门到企业来进行讲座。“几乎不需要别人去做宣传,他已经明白政策带给企业的机会在哪里。可以说,此后他也带领了家化集团成为体系内税制改革的企业典范。”

“他对政策的敏感性是非常高,几乎每次机会他都能抓住,包括轻工体系在历史上搞过三次清产核资,包括比如如何为新产品争取免税,如何争取贴息贷款,争取新产品研发经费,家化在这方面就要比其他企业走在前列。”

对于构造“小环境”,激励机制,治理机制难免不是题中之义。“多元化的股权改革,市场化的改革大方向仍然是大势所趋。”上述上海国资委内部人士对本报称,家化集团公司层面的改制应该并非是上海国资体系推行重组难度最大的公司,“两年内,像家化这样的公司应该会完成国有股股权转让的工作,但究竟是民企还是外资来合作,这都要取决于市场的价格是否合适。”

葛文耀对本报称,对于国资改革方面的问题,“我相信相关领导最终也会有判断国资到底适合在哪些领域发展,我也相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个必然的趋势。”

对于本报获得的相关信息,上海国资委办公室人士称,由改革重组处的人来解答。截至发稿,本报未能联系上改革重组处。

对于上海家化的改制,有分析称,最理想情况是公司被目前的管理层收购,考虑到当前的大环境,恐怕没有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最差的情况是公司被国资委接管,现有管理层被彻底边缘化,这个可能性也不大;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继续保持国有控股,但是对现有管理层在股权上作出一定让步,这种情况基本不影响公司经营,对小股东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