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塑造了西安新的精气神
经济观察报:您在经济开发区工作了4年多,现在又在高新区工作,您觉得开发区对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政府在开发区的职能?
岳华峰:西安高新区自建立以来,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在内陆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子,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辐射源。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长,每年拉动西安经济超过4个百分点。
2008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410.6亿元、工业总产值1546.5亿元,分别居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和第5位;企业实缴税金157.65亿元、净利润123.11亿元,分别居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第3位和第5位;实现GDP618亿元,占到陕西省的9%;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占到陕西省的41%和49%。西安高新区和其他开发区一起共同构成城市的筋骨,塑造了西安这座城市新的精气神。
经济观察报:如果我是一个不了解西安高新区的投资商,您会怎么样打动我?您觉得西安高新区真正的特色在哪里?真正的潜力在哪里?
岳华峰:西安高新区的潜力和特色,是在孵化创新的能力强、研发实力雄厚、综合成本低、产业链较完整,对于发展研发及处于价值链高端、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创新型服务业非常有潜力。高新区有望在未来成为继深圳之后中国最大的通讯产业基地。
对于市场型的企业来说,西安处在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的金融、商贸、信息中心。
对于投资型的企业来说,西安装备制造的基础非常好,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进入西安,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风险、获取最大收益。
对于研发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西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实力名列北京、上海之后居第三位,每年有3000多项的科研成果诞生,每年28万左右的大学生毕业,研发实力强,人才供应充足而且很稳定。
经济观察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安高新区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岳华峰: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对东部的影响比对中西部的影响大,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比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大。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继续保持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27%。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6.4%,生物医药产业同比增长24.9%。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做到了见事早、应对快。一是提前给企业兑现各项优惠政策2亿多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二是大力筹措开发建设资金,加快建设草堂科技产业基地、长安通讯产业园等园区,扩大产业空间。三是研究出台了促进企业融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出口补贴、项目开工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更新改造,为经济景气回升积蓄能量。四是抓住金融危机造成国际著名企业大量裁员的机会,瞄准重点产业领域,赴美国、上海、深圳等地招揽高层次人才。
经济观察报:据我们所知,您是做企业的出身的,在服务方面西安高新区有什么举措?
岳华峰:我做过企业,我深知企业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环境,最关心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准。投资环境是一个区域发展的生命线。西安高新区从去年5月以来开展了“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狠抓任务落实”系列活动,修订或新出台了效能问责制、超时默认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等10多项制度;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
经济观察报:西安高新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如何突破地理上的劣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模范?
岳华峰:西安正处在一个跨域发展的新时期,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投资环境日趋透明和稳定,西安具备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
在招商引资上,西安高新区坚持内外资并重的原则,把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外著名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先进制造、总部经济和创新型服务业作为招商重点,大力招引通讯、电力电子、光伏、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观察报:西安高新区被科技部列为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6个高新区之一,陕西省、西安市也都出台了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西安高新区的产业方向是什么?未来之路如何走?
岳华峰: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明确指示,要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等地的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重大贡献。陕西省、西安市对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非常重视,出台了有力度的支持政策,于今年4月召开了陕西省加快推进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动员大会,要求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才、集全省之智,共同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按照新的发展要求,西安高新区确立了“两带四区七园”的产业布局,即打造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两个“万亿元产业带”。
我们将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努力建设高端人才荟萃、创新创业活跃、产业集群发达、新兴业态兴旺、具有中国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 · 金价创1180美元新高 专家预计或上1200 | 2009-11-26
- · 新人介入 | 2009-11-26
- · 中国汽车零部件商亚新科欲出售 | 2009-11-25
- · 陕高中生猝死案一审宣判 县公安局长获刑两年 | 2009-11-25
- · 鹤岗新兴矿难遇难者增至107人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