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券牛市券商集体报亏新产品销售遇冷
2008年,A股熊市,债券牛市。
不过,当32只债券型基金2008年净值平均增长6.63%,大部分债市投资者饱赚一笔之时,券商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却集体踏空债券市场的牛市——集体报亏。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尴尬背后是其对08年整个市场判断的失误——债市大牛单边行情中过于保守,08年四季度的增仓却又遭遇债市的下滑。
近期,新的5只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销售遇冷,目标50亿份的发行规模最终募集资金最高仅为12.9亿元,更有两只募集资金不足2亿元。
集体报亏
按照国金证券的统计,截至08年末,存续时间超过1年的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5只,分别为东海东风1号、国都1号安心受益、中金短期债券、国元黄山1号和华泰紫金1号。在这些产品中,08年收益最高的是华泰紫金1号,年收益率为-0.43%;而收益最低的则是国元黄山1号,收益率为-6.62%。这样的业绩与债券牛市并不相符。
上述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全部都是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而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应当主要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对于权益类产品的投资不能超过资产净值的20%。相对股市而言,这几类投资品种风险都较为可控。
“按理说,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严格要求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应该恰好能够赶上去年的债券牛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基金分析人士称。
2008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打开了债券市场上涨的空间,债券市场迎来久违的牛市。尤其是从8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在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以及浓重的降息预期的支持下震荡上行,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债市出现了为期半年的单边上涨行情。
而债券型基金表现突出,国金证券统计显示,32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平均增长6.63%,为整个公募基金和券商理财产品中的冠军。
同样的机遇,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却未能有同样的作为,群体踏空了08年的债券牛市,全年为负的业绩让券商集合产品大为逊色。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尴尬背后是其对08年整个市场判断的失误,“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过于保守,去年没有较好配置债券错失了债市大牛的单边行情。而数据显示,这些产品又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增加对债券的配置,却遇到了现在债市的下滑。”
资产高配存款
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则称,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理财产品一向在投资风格更为稳健,而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更是注重风险。但这样的看法遭到了其他人士的质疑。
“这是不是过于保守和谨慎了?股市不敢投,债券也不敢投,那还能投什么呢?这些产品过于畏首畏尾了。”券商基金研究人士称。
事实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资产管理报告显示,这些产品在08年下半年的债券牛市中对债券的配置都非常少,尤其奇怪的是,不少产品主要配置的资产竟然是银行存款。
以业绩最好的华泰紫金1号为例,其08年三季度末的资产组合情况显示,其银行存款、备付金、保证金及清算款的市值高达8.8亿元,占到了总资产的74.96%,而债券及资产证券化占总资产比例仅为10.65%,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4.15%。而四季报资料显示,银行存款、备付金、保证金及清算款的比例大幅下降,仅占5.92%,而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比例占16.39%,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则大幅度提高至77.32%。
这表明,该产品在08年三季度债券走牛时仅有很少投资在债市,而将大部分资产放在了银行。四季度时,终于将存在银行的资产投资了基金。华泰紫金1号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基金明细,但有业内人士称,其主要投资的是货币市场基金。
事实上,这些产品中还有表现得更加谨慎的。
国都1号安心受益的资料表明,12月底时,其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准备金占总资产比例高达98.95%,仅有不足1%的股票、债券配置为0。东海东风1号12月底时银行存款及清算备付金合计比例占78.96%。而国元黄山1号和中金短债虽然将大部分资产都做了配置,但在债券配置的比例同样非常有限,而且都是在第四季度逐步加大对债券的配置的。
“有必要进行现金管理,但把绝大部分资产放在银行太不合理,这和普通投资者自己理财有多大区别?”多位业内人士表达出了同样的看法。
新发产品遇冷
事实上,券商2008年对债市的集体踏空也成为近期密集发行的债券型券商集合理财计划销售遇冷的重要原因。
去年年底,长江超越理财增强债券、平安年年红债券宝、海通季季红、中信债券优化和光大阳光5号几乎同时发行。这些产品的规模均为最高不超过50亿份。但在债券市场牛气冲天的情况下,几家券商的债券型集合理财计划的销售情况均表现不佳。
根据记者从各券商获得的公开数据显示,其中,平安证券平安年年红债券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08年11月18日起向社会公开发行,于2009年1月13日结束推广,募集到1.55亿元资金。
这与其发行目标上限50亿份的规模有着天壤之别。
与平安年年红债券宝相同命运的还有长江证券超越理财增强债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该产品自2008年11月14日发行,持续29天,最后募集约1.97亿元资金。
几乎同时发行的中信证券 “债券优化”则募集约4.03亿元。
海通证券的“海通季季红”产品原定于11月20日开始募集,至12月19日截止,募集时间为一个月。但为了扩大发行规模,海通证券增加了推广代理机构,并将募集期延长至2009年1月12日,因此其募集规模达到了10.3亿元。
相对而言,于今年1月15日完成募集的光大证券“光大阳光5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则相对顺利,募集资金12.9亿元。

- ·银监会“指引”证券信托新政明示私募经理不能操盘 | 2009-02-13
- ·中国需求效应减弱 期铜后市重入震荡 | 2009-02-13
- ·城市才是减压阀 | 2009-02-13
- ·城市消费拐点隐现 | 2009-02-13
- ·中国:经济刺激进入新阶段 | 200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