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农民工们回家了,对他们来说,今年的春节是一个不确定期的开始,不知道春节后的工作在哪里;很多人收入降低了,从沿海到内地,企业停工消息不断——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变得更为艰难?中国经济奔跑的速度已经放缓了,还会变得更慢吗?
答案在哪里?虽然我们每天都听到各种官员或学者的预测与分析,但是2008年经历的一切,似乎让我们无法确信,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太多的转折,每一次我们都感到猝不及防,进而变得茫然无措。
何处寻找大智慧,去看清这一切?
我们曾经把所有的目光聚焦于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不惜代价,人民币快速升值,行政价格管制,接连大面积降低乃至取消出口退税,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通胀通缩似乎只在一线间,逆转如此之快。
通胀确实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没有一个国家不视通胀为大敌。不过通胀已经不仅决定于消费价格指数,且不论中国的CPI指数的涵盖范围尚且不足,不动产市场价值的迅速缩水也会影响消费与预期。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将CPI作为通胀水平的惟一指针,这很可能出现偏差,一如我们在2008年看到的情况。在抑制通胀的道路上,激进的政策确实将通胀打下去了,但是我们却在几个月内就迈向了通缩边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起之时,似乎很少人认为,这一切跟中国经济会有大的关联,更多人相信,中国在彼岸。然而一年后,当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并且蔓延全球时,我们明白今日之中国已非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
然而政策叠加效应已经形成。中国的货币紧缩周期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相遇,我们本希望中国经济平缓减速,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却给我们一种坐上“过山车”的感觉。最坏的日子似乎会在2009年到来,问题是我们能否真的实现“软着陆”?
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起伏多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周期,始自2002年后,市场经济下面临深度调整,2008年也是第一次。我们面对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宏观政策理应顺时而变。不过,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固守了经典经济学教材开出的药方,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不相同,新兴市场尤其有自己的特点。任何依据某种理想市场环境而开的方子,无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或者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都很难对症下药,这已为过去别国的实践证明,然而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仍然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没有细致观察中国经济肌体的细微变化。脉把不准,开出的药方自然不能奏效,甚至于有害。在中小企业成片陷入困境时,仍然坚持紧缩,即是一例。
中国加入WTO已经7年,然而在心态上,很多官员和学者都还没有摆脱某种程度的封闭与孤立。全球化的经济是互相影响的,无论经济走势或者宏观政策选择,都不可能我行我素。但是我们却常常轻视了这种变数的存在。
2008年给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美国的金融风暴很容易地将中国的制造业拉下水,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由通胀转为通缩这一线间的变化,以及由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黑洞的急剧转变,也要求我们在全球框架下对经济前景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视一隅,不计全部。
10多年前,吴敬琏先生说,股市需要大智慧,今天,我们也想说,中国经济需要大智慧,宏观调控需要大智慧。唯此,中国经济方能稳健,普通中国人才能更少地为经济震荡付出代价,这也正是我们的新年祝愿: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401
2009-01-05
对于刚刚敞开大门的2009年,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农民工们回家了,对他们来说,今年的春节是一个不确定期的开始,不知道春节后的工作在哪里;很多人收入降低了,从沿海到内地,企业停工消息不断——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变得更为艰难?中国经济奔跑的速度已经放缓了,还会变得更慢吗?
答案在哪里?虽然我们每天都听到各种官员或学者的预测与分析,但是2008年经历的一切,似乎让我们无法确信,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太多的转折,每一次我们都感到猝不及防,进而变得茫然无措。
何处寻找大智慧,去看清这一切?
我们曾经把所有的目光聚焦于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不惜代价,人民币快速升值,行政价格管制,接连大面积降低乃至取消出口退税,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通胀通缩似乎只在一线间,逆转如此之快。
通胀确实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没有一个国家不视通胀为大敌。不过通胀已经不仅决定于消费价格指数,且不论中国的CPI指数的涵盖范围尚且不足,不动产市场价值的迅速缩水也会影响消费与预期。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将CPI作为通胀水平的惟一指针,这很可能出现偏差,一如我们在2008年看到的情况。在抑制通胀的道路上,激进的政策确实将通胀打下去了,但是我们却在几个月内就迈向了通缩边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起之时,似乎很少人认为,这一切跟中国经济会有大的关联,更多人相信,中国在彼岸。然而一年后,当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并且蔓延全球时,我们明白今日之中国已非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
然而政策叠加效应已经形成。中国的货币紧缩周期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相遇,我们本希望中国经济平缓减速,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却给我们一种坐上“过山车”的感觉。最坏的日子似乎会在2009年到来,问题是我们能否真的实现“软着陆”?
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起伏多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周期,始自2002年后,市场经济下面临深度调整,2008年也是第一次。我们面对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宏观政策理应顺时而变。不过,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固守了经典经济学教材开出的药方,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不相同,新兴市场尤其有自己的特点。任何依据某种理想市场环境而开的方子,无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或者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都很难对症下药,这已为过去别国的实践证明,然而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仍然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没有细致观察中国经济肌体的细微变化。脉把不准,开出的药方自然不能奏效,甚至于有害。在中小企业成片陷入困境时,仍然坚持紧缩,即是一例。
中国加入WTO已经7年,然而在心态上,很多官员和学者都还没有摆脱某种程度的封闭与孤立。全球化的经济是互相影响的,无论经济走势或者宏观政策选择,都不可能我行我素。但是我们却常常轻视了这种变数的存在。
2008年给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美国的金融风暴很容易地将中国的制造业拉下水,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由通胀转为通缩这一线间的变化,以及由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黑洞的急剧转变,也要求我们在全球框架下对经济前景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视一隅,不计全部。
10多年前,吴敬琏先生说,股市需要大智慧,今天,我们也想说,中国经济需要大智慧,宏观调控需要大智慧。唯此,中国经济方能稳健,普通中国人才能更少地为经济震荡付出代价,这也正是我们的新年祝愿: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401
2009-01-05
对于刚刚敞开大门的2009年,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农民工们回家了,对他们来说,今年的春节是一个不确定期的开始,不知道春节后的工作在哪里;很多人收入降低了,从沿海到内地,企业停工消息不断——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变得更为艰难?中国经济奔跑的速度已经放缓了,还会变得更慢吗?
答案在哪里?虽然我们每天都听到各种官员或学者的预测与分析,但是2008年经历的一切,似乎让我们无法确信,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太多的转折,每一次我们都感到猝不及防,进而变得茫然无措。
何处寻找大智慧,去看清这一切?
我们曾经把所有的目光聚焦于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不惜代价,人民币快速升值,行政价格管制,接连大面积降低乃至取消出口退税,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通胀通缩似乎只在一线间,逆转如此之快。
通胀确实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没有一个国家不视通胀为大敌。不过通胀已经不仅决定于消费价格指数,且不论中国的CPI指数的涵盖范围尚且不足,不动产市场价值的迅速缩水也会影响消费与预期。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将CPI作为通胀水平的惟一指针,这很可能出现偏差,一如我们在2008年看到的情况。在抑制通胀的道路上,激进的政策确实将通胀打下去了,但是我们却在几个月内就迈向了通缩边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起之时,似乎很少人认为,这一切跟中国经济会有大的关联,更多人相信,中国在彼岸。然而一年后,当次贷危机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并且蔓延全球时,我们明白今日之中国已非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中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
然而政策叠加效应已经形成。中国的货币紧缩周期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相遇,我们本希望中国经济平缓减速,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却给我们一种坐上“过山车”的感觉。最坏的日子似乎会在2009年到来,问题是我们能否真的实现“软着陆”?
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起伏多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周期,始自2002年后,市场经济下面临深度调整,2008年也是第一次。我们面对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宏观政策理应顺时而变。不过,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固守了经典经济学教材开出的药方,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不相同,新兴市场尤其有自己的特点。任何依据某种理想市场环境而开的方子,无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或者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都很难对症下药,这已为过去别国的实践证明,然而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仍然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没有细致观察中国经济肌体的细微变化。脉把不准,开出的药方自然不能奏效,甚至于有害。在中小企业成片陷入困境时,仍然坚持紧缩,即是一例。
中国加入WTO已经7年,然而在心态上,很多官员和学者都还没有摆脱某种程度的封闭与孤立。全球化的经济是互相影响的,无论经济走势或者宏观政策选择,都不可能我行我素。但是我们却常常轻视了这种变数的存在。
2008年给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美国的金融风暴很容易地将中国的制造业拉下水,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由通胀转为通缩这一线间的变化,以及由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黑洞的急剧转变,也要求我们在全球框架下对经济前景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视一隅,不计全部。
10多年前,吴敬琏先生说,股市需要大智慧,今天,我们也想说,中国经济需要大智慧,宏观调控需要大智慧。唯此,中国经济方能稳健,普通中国人才能更少地为经济震荡付出代价,这也正是我们的新年祝愿:让智慧的光芒照耀2009。

- ·七问2009汽车链 | 2008-12-31
- ·间隔12年的阅读 | 2008-12-31
- ·长野 史:2009业务量将上升 | 2008-12-31
- ·张永利:惠普增速将高于行业2倍 | 2008-12-31
- ·43位商界巨头2009憧憬 |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