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培育企业成长基因
三.三会的由来
“三.三会”起源于中关村管委会副主
7月份的“三.三会”是生物医药项目专场推介会。参会企业包括生命科学园区内外的医药企业共计20多家。同时参会的还有国内外十几家著名的风投机构,如凯鹏投资、三井创投、硅谷天堂、中科招商等。
生物医药项目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关村生命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一家专业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器,一直在探索各种模式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项目推介会是方式之一。通过此次会议,创业园力图为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搭建起沟通桥梁,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对接,发挥了创业的引导及示范作用。
生命园孵化器的四大“热源”
自1987年中国诞生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以来,2006年全国孵化器总数已达到548个,企业孵化器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为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园孵化器”)就是一家以向生物医药领域的中小企业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为目标的专业孵化机构。生命园孵化器成立于2003年7月,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成立之初生命园孵化器就建立了“以专业化服务,搭建生物医药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根本宗旨是帮助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推动生命园区及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一、组建以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管理团队,保证与入孵企业的效沟通与专业技术服务支撑。
孵化器公司组建了以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专业服务团队,在保证常规孵化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强调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目前孵化器公司有管理人员9名,其中5人生物技术或医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另外4人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财务金融、人力资源和物业后勤,从而建成了一支以技术服务能力为核心,具备全方位服务能力的管理团队。
二、搭建研发支撑平台,为生物医药创业企业创造优良的硬件条件。
医药研发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要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减少初创企业在公用技术设施上的投入。为此生命园孵化器对原有的房屋进行了改造,建成了标准实验室、细胞间、中试车间等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场地,具备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的初步条件。
除此之外,孵化器公司还建成了公共纯水制备系统、实验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废液回收体系等专业化的配套设施,保证了创业企业的实验要求和国家的环保要求。在整体上提高了孵化器公司服务档次,为创业企业进行环保认证、生产认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取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创业企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创业服务,孵化器公司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资建成了药物分析与检测中心、蛋白药物制剂与送药系统两个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更深层次的技术服务,实现资源的共享。目前两个平台运行状态良好,有多个项目和企业利用其研究工作,效益显著。
三、依靠专业团队和优良的硬件设施,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平台。
作为专业孵化器,软性的技术服务比硬件建设更为重要,对入孵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更深远的影响,是更能体现孵化器核心能力。为此孵化器公司建成了与医药研发紧密相关的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孵化器的技术服务平台有:药物结构分析与检测服务平台;微丸包衣及固体制剂加工技术平台;蛋白质稳定技术平台;化学合成工艺技术平台;天然药物有效成份提取工艺技术平台;临床前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多肽合成技术平台;药品注册申报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信息服务平台等。
四、以企业和项目孵化为根本,探索“孵化+创投”的创业孵化服务新模式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医药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孵化器公司正在尝试“孵化+创投”孵化服务模式,即在做好企业、项目孵化的基础上,孵化器公司选择优秀的入孵企业对其进行引导性的创业投资。“孵化+创投”模式的意义至少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可直接缓解企业的资金问题;二是通过孵化器的投资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从而吸引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其它资金的进入。孵化器公司每年会筹集200万元的专款用于对企业的投资。“孵化+创投”服务模式的引入,使孵化器的服务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4年5月,孵化器公司被中关村管委会授予“中关村生命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称号,正式对留学回国创业企业开展服务。目前,孵化器的累计入孵企业业务范围涉及生物药、植物药、化学药、医学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多个门类,企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其中两家企业己成功毕业,多个项目完成了临床前研究进入产业化阶段,实验室出租率超过95%。
(作者单位:中关村生物医药园)
- 欧美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纵览 | 2008-08-22
- 西航借壳S吉生化暗藏整合玄机 | 2008-08-22
- 华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很成功 | 2008-08-22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 | 2008-08-22
- 马德里机场空难153人丧生 | 200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