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 快公司

慈善基金 扶持医药研发新势力

  
作者:编译/李云帆
发布日期:2008-08-21
 

生物医药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难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据统计,生物医药2007年研发投入已经达到600亿美元,但这并没有带来新药上市数目增加。 

究其原因,在于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的特点。在美国,一个新药的问世,往往需要花费10亿美元、10年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才能推向市场。因此,在很多医药领域的专业投资者和国际医药巨头看来,那些处在临床前研究或者还没有得到概念证实的项目,是缺乏投资价值的。  

对于VC来说,他们更青睐于短、平、快的项目。那些需要耗时8年以上才能上市的项目,他们等不起。在医药产业领域,VC们更多青睐后期项目,早期项目不容易得到青睐。尽管所需资金较后期项目少,但VC们认为投资早期项目和后期项目程序虽然一样,但风险更大,做早期项目难以产生预定的投资目标。此外,有许多项目,如罕见病新药开发,临床病人急需但市场偏小的领域,无法收回投资成本,一般无人问津。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早期项目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没有培育早期项目的资金,怎么会有更多的早期项目进入临床,进入后期开发呢?但现行机制下,风险投资很难或很少介入早期研发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何来中后期的成熟项目?因为没有他们的介入,种子期的项目将无法向前推进。此时,一种新兴的投资主体和模式正在全球发展,给生物医药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春风雨露,那就是慈善创投,或公益创投。 

1997年,哈佛学者Grossman指出:慈善基金会应该学习风险投资者的运作管理模式,因为二者除了主要目的——是否赢利——不同外,其他性质和挑战是基本一样的,都要对投资者或捐赠者的钱负责,应挑选最好的项目投资或资助。此后,慈善创投借用风险投资的特点和经验,更讲究积极主动地介入,促使捐赠与被捐赠双方更多地互动、交流与服务,更注重捐赠后的社会化效益,而不是像开张支票和在捐赠后每年过目年度报告那么简单。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强调社会责任和捐赠资助的效果。 

在美国,不少企业创办人士在获得成功并积累巨额财富之后,都喜欢做点慈善事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偏爱为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提供资助,这给生物医药研发带来了新鲜血液。据统计,美国有几万家慈善基金会,明确用于资助新药开发、疫苗研制以及早期基础研究和生命科学探索的非官方研究基金每年可能有100亿美元左右。 

目前,以疾病为支持重点的慈善基金会在美国非常流行,几乎每种疾病都有对应的慈善基金会支持。这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研究基金会”和“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还有涉及肿瘤、心脏病、哮喘、老年痴呆症等领域。基金实力和资助力度也有很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基金的发起人和管理者的“能量”和知名度。比如儿童糖尿病基金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对外资助了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基金会往往承担起那些被忽略疾病的研发资助,这些重要的资助可能开发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新药和新疗法。 

以前,他们大多支持学术研究,很少敢于冒险涉足投资到医药工业领域。但现在,寻找各种新药日益成为一些慈善基金的关注点,他们已经开始优先资助那些在不久的将来有希望产生良好临床结果的项目。 

成立于1949年的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LLS),在2006年首次推出一个公益创投性的资助项目(治疗应用扶植项目,TAP),该项目旨在加快药物研发和应用性研究的新战略计划。由于早期临床前研究项目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LLS基金会就是要填补这方面的资金空白。让有前途的新药通过与学术机构或医学中心的合作,做进一步的研究,如临床前的药物安全评估等。 

第一家受益于TAP的公司是Ensemble公司。这家公司使用从美国哈佛大学转让来的技术,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残留细胞,用于临床治疗服务。该项被称为DNA定制化学程序平台的技术,将被用来建立一个检测方法,专门检测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至关重要的bcr-abl激酶。 

美国老年痴呆新药研发基金(ADDF)在2004年成立,至今已对大学的研究项目资助了1860万美元,同时有450万美元用于资助16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开发项目。作为典型的公益创投,它把对外的研发资助视为投资,而不仅仅是捐赠。它期望每个资助项目在达到一定里程碑目标后,资金能返还给基金会,基金会也可把它当作可转换债形式,必要时可转换成相应的股权。 

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是成立于2000年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由比尔·盖茨夫妇共同捐赠的373亿美元,加上巴菲特捐赠的资金将超过600亿美元。该基金会的主要方向(50%的经费)是支持全球健康产业研发和公共卫生事业,积极介入治疗和预防危害第三世界国家的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从今年626日起,比尔·盖茨放弃在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专注于这个基金会工作。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益创投可谓及时雨。对生物医药的投资,要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参与者与投资者。公益投资机构的兴起与完善,正是对风险投资的良好补充。双方的进一步配合,对生物医药的产业化及投资大有裨益。索罗斯投资集团下属的AISLING资本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投资的创投基金,该基金的高级执行董事Dennis Purcell认为,现在还没有很成功或成熟的模式能让公益创投与风险投资基金“幸福联姻”,但两者间的协同作战、互动合作是极为重要并相当有前景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