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openresty
对话王鲁湘(3)
侯思铭
2010-11-01 17:50
订阅
 1  |  2  |  3 

 

我是刺猬,不是穿山甲 

问:您被外界定位为知识分子,学者,被称为“知道分子”。您个人认为自己是书斋里走出来的人。那您对自己现在的定位是什么?你未来有没有想过要转型?

答:事实上我现在身兼各种人,其中的某些角色在淡出我的生命。比如说媒体人。我不可能做一辈子媒体人,这个电视主持人和评论人的角色以后一定会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掉。而我现在的另外一些角色会彰显出来。比如说,很多人不知道我当年在清华带博士是教什么的。他们只是笼统地从网上知道我是清华大学的。其实我带的是山水画的博士。很多人不知道我一多半的时间不是做电视,而是在搞美术。去美术圈问就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中国国家画院的研究人员。

问:您觉得研究美学和经济学之间有没有共同的规律? 

答:谈不上规律,我毕业之后发现美学这个专业不存在。你真的把美学当学科去做,很可能你这一辈子是在浪费生命。

问:宗老的那件事情给你带来了一定的刺激? 

答:宗老只是用了这个词,我们翻译德国的词来叫这个东西。但是如果真的说美学和逻辑学,数学,力学一样是有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学科恐怕就难以成立。我后来没有离开审美活动,我也不后悔把那么多年的时间放在美学上。但是我没有研究美学,就像律师不研究法学。我没有离开美学。

美学要学哲学,要学思辨推理逻辑,要思辨文采飞扬,同时要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说三道四。在当时所有的学科中,只有美学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所以像我这样不安分守己的人,都去学了美学 。尽管很多人最后都没有去搞美学。但是这个东西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有积淀的。

你比如说我做经济学方面的晦涩的知识。我事先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我能够迅速理解和消化这些东西,可以很快地和专家沟通对话。对话让他们很愉快的一点是,当他们在阐述经济学原理的时候,我会用比喻赋予这个理论非常生动的外壳。我当年在做《纵横中国》的时候做总策划和总嘉宾。当时的观众和专家对我在电视上的表现比较称赞的就是我既能够像哲学家一样把一个很要害的问题简明扼要提炼归纳,也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还可以用题板把它图示出来。这可能就是因为过去的这种学习中间的训练让我没有走的特别偏。但是没有走的特别偏的缺点就是我一直没有走的特别专,兴趣太广泛了。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跟老师讨论我以后发展的问题。他说有两种学者。一种是穿山甲学者一种是刺猬学者。穿山甲的学者死心眼,在这个地方挖个洞。一次打到山的那一边。刺猬学者秋天在林里打滚,粘了一身的叶子。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树叶。大概最后我可能就是那个刺猬。

问:非常可爱的比喻。那么当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您也已经不用再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最后您想留给自己的标签是什么? 

答:搞文学,美学研究,学书法,或者可能捡起过去的山水画。有可能在以后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个事情上。我可以跟大家说我的新的民间身份。我是凤凰岭书院的院长,我们书院正在做一个大的工程,就是京沪铁路的百米长卷。1331公里的京沪铁路将是人类历史的传奇。从北京到上海虹桥4个小时。让德国日本法国人都傻了。而这串起了从杏花村雨江南到西风塞北骏马。从万里长城到东海的万里波涛。然后中间是齐鲁大地江淮大地和古老的大运河并起中原人民。我们现在就是创作这个100米的山水长卷。

 1  |  2  |  3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