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或重启调控
政府将针对通货膨胀、汇率、流动性等领域进行调控,这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他们预计包括CPI、进出口以及新增信贷等各项数据的出炉将为政府启动调控创造条件,但调控何时开始仍众说纷纭。
瑞银证券是认为调控来的最早的,他们在4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一季度数据看好,政策调整在即》的报告,瑞银证券的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央行将从二季度——可能在4月份开始加息,以控制通胀预期。该时间点对于调整人民币汇率而言也比较理想——经济增长非常强劲而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没有上升到国内无法接受的程度。瑞银证券仍然认为人民币重启升值最有可能采取的形式是宣布扩大汇率的每日交易区间,与此同时(或紧接着)明显调整汇率中间价。预计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6.4-6.5,2011年将再升值5-6%。
而史晨昱则认为4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太大,CPI走高、未来经济形势乐观甚至有过热之嫌均加大了加息的可能,但美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启动利率退出机制形成较大障碍,此外,考虑到PPI高企对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益将造成较大冲击,4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此外,4月8日,暂停近两年的三年期央票重出江湖,存款准备金率或再上调,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加息暂难执行。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未来小机构或成为监控的重点,加息将被延后。他称,如果最终的数据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期,4 月应当会是一个难得的政策“真空期”。但是,信贷数据超预期的可能性依然无法排除,如果这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可能上调。未来除非突发情况令某个月CPI 超过3%或连续数月维持在2.5%以上,否则,即便超过2.25%,央行加息的概率也不大。
对于CPI和加息的关系,万联证券的金融行业研究员李双武认为,不能单从CPI来决定是决定是否加息,他认为,实际利率为负,不是加息的条件,新涨价因素才是加息的充分条件。他预计,二季度加息的时间窗口为5月至6月,一般来看,当实际利率为负且新涨价因素持续为1.5%以上时,加息概率加大,目前三、四两个月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小。
招商证券的宏观分析师刘启元表示调控或许会到下半年才开始,因为目前的调控力度正合适,没有必要进一步紧缩。而实际上政府此前的调控政策已经见到效果,目前的货币政策已非“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也早已不再“积极”。
- 2010年博鳌闭幕 绿色低碳和汇率加息成焦点 2010-04-12
- 胡祖六:人民币升值的时间还需要等待 2010-04-12
- 三年期央票重启 加息预期并未减弱 2010-04-12
- 中美“汇战”可能结局:以放开市场延缓升值 2010-04-11
- 央行行长周小川否认加息 20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