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玉书:西部大开应着力资源互动(2)
“资源税不合理,留给地方的少”
经济观察报:通过资源富集区的带动,目前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增长点,比如鄂尔多斯、榆林的能源走廊,但这些地区如何避免重复资源枯竭的老路?如何改变过于依赖重化工的经济布局?
曹玉书: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等新生的经济增长极是一个典型案例,首先要承认它们历史性的进步和贡献,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这些地方发展起来对生态环境不仅没有破坏,反而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我去考察过,他们为了防沙治沙种了红柳,为了退耕还林积累了很多经验。另外,大量牧民离开草原进入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了畜载量过剩的问题,有效缓解了草原的压力。财政收入增加后反过来又投入更多在草原保护上,实行退牧还草。
这些地区不会走阜新走过的道路,它们依靠的是“羊煤土气”,依靠的不是单一的资源,怎么会形成资源枯竭呢?另外它们也上了一些高新技术项目,第三产业不断在发展,不存在善良的人们过分担心的问题。
我刚才也说过,资源就是个金饭碗,你是捧在手里看呢,还是拿它变成钱呢?
经济观察报:西部地区作为资源的输出地,常常会有一种心理的不平衡,认为把资源贡献了出来却没得到对等的经济回报。对此你怎么看?资源税合理化是你一贯的主张,目前资源税改革进展如何?
曹玉书:这个问题得历史客观地看。我们也主张开发西部资源时要有相当一部分留给当地,让当地能利用这些资源加快发展。有些地区能延伸产业链,建造加工制造业厂时应该支持他们。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东部地区的市场,没有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没有东西互动,你这些资源只能存在于地底下,是潜在的价值,不是现实的价值。比如西电东送,西部地区没有那么大的用电市场,要通过东部的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变成财富。
当然确实也存在问题,资源税不合理,留给地方的较少。现在资源税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了,会从“从量计征”改成“从价计征”,留给当地的比例也会多一些。
也有人认为卖出去的利润大部分收到了中央对地方不公平。这也得辩证来看,中央每年有大量资金转移支付给西部,中央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也是靠税收等渠道筹集的。

- · 盛大继续盘活内容资源 进军电子书市场 | 2010-02-23
- · 秋风:民工:挑战“血汗经济” | 2010-02-22
- · 中投所持美国股票价值96.3亿美元 资源投资成重点 | 2010-02-08
- · 2010税改排排队 资源税先走一步 | 2010-02-07
- · 电影与主流价值 |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