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采取了二级响应”——专访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主任苏林(1)
记者 张晓晖 自从5月10日四川成都传出发现一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以来,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这个平时不太热闹的单位一时间成了关注的焦点。
日前记者对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苏林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专访内容:
:可否回顾一下您最初的工作情景。
苏林:9日下午一点钟左右,我接到省人民医院方面的电话,报告说有一名来自美国疫区的发热患者就诊,我当下的直觉就是不能轻易放过。
省人民医院随后报告说,有关试验正在进行,患者包雪阳提出,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他就留下来,如果不是,他就要回内江,有重要的事情,当时他的父亲和女友一起陪同,都呆在医院里。
见到他们流露出想回家的意思,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就不停的劝说他们,做思想工作。这个时候结果还没有出来,医院方面也不敢轻易的放走他们。
:之前你们有过隔离经验吗?
苏林:实际上在十天之前,4月29日,卫生部通报香港确诊的患者,所乘坐的飞机中,其中有一位同机乘客是四川的,属于较为密切的接触者。我们在成都找到该乘客,并由青羊区的工作人员对他施行了医学观察。
这次隔离观察,可以看作是我们在5月9日之前一次小小准备,或者是一个基本的演练,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储备上,都做好了准备。从我们下面的最基层到最高层,都经历了这么一次真实的演练。
这是我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最重要的一次前期准备。在此期间,我们下达了很多文件,基本上都是围绕甲型H1N1的流感防控工作为中心。
:你们是否密切关注国际上的疫情动态?
苏林:4月27日是星期一,一大早我们就主动向国家卫生部应急办询问关于甲型H1N1的工作安排情况。因为那时我们通过网络观察到,美洲国家的死亡人数不断在增加,并且那个时候的统计数据也不是很准确。当时这个病给我们的一种概念就是传染速度很快,病死率也不是很低。
虽然H1N1流感的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严防它,是害怕它与季节性流感一起发生变异,最终演变成为危害性很强的病毒,导致病死率和传播率都很高。
卫生部答复我们,他们正在准备,马上就会下达相应的工作部署文件。实际上他们已经在25日接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情况通报,并于26日连夜开了工作会议。
我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向厅领导汇报,同时给亦省政府应急办汇报。要求他们给我们储备好“达菲”,以及保持相关厅局级联系机制的通畅。
:申请“达菲”是不是专门需要卫生部的批准?我昨天看到省人民医院前来批“达菲”。
苏林:没有这个规定。是我们组织储备了一批“达菲”,现在医药公司都没有,省医院是来找我们要一些储备的“达菲”,因此要按照手续来进行。“达菲”的进口药品,外面也不好买,他们只有通过我们这里要一些。
进口的“达菲”要一百五六,国产的只要八十。
:之后你们下达了什么文件没有?
苏林:4月29号,我们下达了一个关于“猪流感”(那时还叫做猪流感)应对和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是一个加急的内部明电,很快就传到基层。当时我们的理解是,那个流感病毒离我们还很远。卫生部也发文,更严重的流行趋势,不能够避免,一定要做好标本检测的工作,要求各个医院敏感关注各种发热患者。
我们指定各个卫生局有定点医院,省上的就是成都市传染医院。由于这还是一个新的东西,基因片段也刚刚出来,以内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因为新流感病毒的检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如果我们没有基因片段,没有检测试剂,这个新流感病毒,我们也没有能力将它检测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跟国家CDC联系。五一节期间,CDC的检测标准就下达到各省市,包括对照的参数,指标,我们开始有能力对甲型H1N1病毒进行检测。
4月30日,我们对实验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培训。定点医院和急救中心,要求储备三样东西,一是技术知识,二是达菲,三是必须要有SARS期间专用的负压车,保持其处于应急状态。
1 | 2 |

- · 香港发现甲流病毒变异病例 | 2009-11-24
- · 四川出现省内首例甲流死亡病例 | 2009-11-06
- · Russian Man Dies of A/H1N1 in Beijing | 2009-11-03
- · 湖南出现全国第7例甲流死亡病例 | 2009-11-03
- · 陈竺:我国部分地区进入甲流高发期 |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