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7国就联合抵御金融风暴达成一致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韦承武 “面对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27个欧盟国家终于联合起来了!”在欧盟首脑会议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这么说到,他显得有些兴奋。
10月15-16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与会27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欧元区15国峰会于12日通过的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并呼吁全面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从而结束了在欧盟层面缺乏整体协调的局面。
救市总金额高达2万亿欧元
相对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欧洲人出手显得更为“阔绰”。
欧盟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是对濒临破产的银行实行国有化,并对银行间的借贷提供政府担保。具体地说,一方面政府以购买优先股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另一方面由各国政府为金融机构新发行的中期债务提供担保。目前已有多个成员国根据这份行动计划出台了本国的大规模救市方案,出资总额接近2万亿欧元,相当于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基金的4倍。
在此次峰会上,与会领导人还根据法国的建议,同意尽快成立欧盟应对金融危机机构。这是一个非正式预警机制,由萨科齐、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组成。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必要时对成员国的行动进行协调。本次峰会结论强调,有必要加强对欧盟金融领域的监管,特别是跨国银行,以便建立欧盟层面的监管协调体系。第一阶段,欧盟将至少每月一次,召集各国监管机构开会,交流信息。
萨科齐还宣布,经过欧洲议会同意、欧盟委员会批准,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欧盟金融机构停止实行“按市计价”准则。根据这一决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不必再按当前市值记录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允许金融机构将违约风险考虑在内对其资本进行估值,从而避免它们的资产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过于低估而放大危机。
停止“各自为战”
与欧盟当前的一致团结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10月5日的英、法、德、意四国峰会上,这些欧洲领袖们仅仅只是号召欧盟国家“各自”帮助本国的金融机构而已。
当时的四国峰会上,欧盟四国达成的共识不过是“同意共同努力,‘各自’帮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以及“放松欧盟对各国借款额度的限制”等,对如何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只字未提。
其实,英、法等受“灾”较重的国家是希望欧盟采取统一行动的。10月5日会前就有消息指出,法国总统萨科齐拟提出设立3000亿欧元的“全欧救市基金”;而英国首相布朗则开诚布公地表示,向欧盟建议设120亿英镑基金救市,他还呼吁设立一项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救助资金。
然而,德、意两国的态度却迥然不同。在峰会前夕,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就站出来“哭穷”,表示并没有联邦预算资金,难以承担巨额救市计划;德国总理默克尔也站出来称,她不会为金融机构签署“空白支票”。
“欧盟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众多,协调起来自然要比美国更难。”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认为,欧盟不像一个国家,欧洲中央银行也并不具有干预市场的职能,而目前欧洲各国面临状况不同,救市计划对于各国的成本收益都有所不同,要达成一致显然很难。“如今英国受美国金融风暴波及影响最大,自然希望欧盟能够携手‘救市’,而‘受灾’不严重的国家自然不愿意买这张‘大单’”。
然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的破坏力开始在欧洲显现。冰岛的全国性危机似乎给欧盟的领导人们敲响了警钟。“整个欧洲,没有一个例外,通过了周日(10月12日)达成的行动计划。”16日欧洲首脑会议结束后,萨科齐这样描绘了欧盟首脑会议的情景。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很可能比想象中更大,欧盟越早团结起来越有利于抵御金融风暴。
- 欧洲启动无限额注资 三大央行输血2540亿 | 2008-10-16
- 海尔纽约人寿:母公司未受金融风暴冲击 | 2008-10-15
- 美国怎么了? | 2008-10-14
- 菲提议下周召开东盟+3特别会议,应对金融危机 | 2008-10-13
- 停止各自为战 欧盟携手救市 |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