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反通胀初见成效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婷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Jing Ulrich)日前表示,中国长达一年的反通胀初见成效。
李晶指出,昨日数据显示,6月份消费者价格通胀放缓至7.1%,是自4月份达到8.5%以来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但她补充道:“尽管目前看来,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可能已经见顶回落,但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担忧,正在让位于对非食品领域通胀的关切。中国今年创纪录的资本流入,已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大了抑制通胀任务的难度。”
李晶表示,中国提高能源价格的决定将增加工业行业的成本,而工资上涨和大宗商品进口成本的飙升,意味着会增加更多压力。
“过去两个月,生产者价格的涨幅一直快于CPI,在6月份达到8.8%。两者差距的扩大表明,生产者的利润空间可能在进一步收窄。” 李晶称,“中国的中游加工厂商,比如炼油和发电企业,仍然容易受到投入成本上升和出厂品价格管制的影响。相比于成本结构更低的全球同行,铝、铁等电力密集型领域的企业将会发现自己处于劣势。”
相关文章
more
- 美联储批准三菱UFJ收购大摩股权 | 2008-10-07
- 10月大盘将挑战3000点关口 | 2008-10-07
- 10月大盘将挑战3000点关口 | 2008-10-07
- 大股东增持华工科技2% | 2008-10-06
- 美国贫富差距重新扩大的教训 | 2008-10-06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